2、(距今7300-7100年)10余座半地穴式房址,面积10-16平方米。以麻点纹为代表的筒形罐文化因素,与内蒙古裕民遗址文化一致为研究北方农业起源提供了资料 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特征的例证 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和贫富分化的加剧 展现了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该遗址先民走向定居A. B. C. D. 2. 商朝前期,商王得到内服臣子的辅佐,又积极拉拢方国,维系了国家的稳固。商朝中期多次出现王位之争,部分方国不再朝王纳贡。盘庚迁殷后商王势力强盛,方国逐渐归附商王统治。由此说明()A. 外服是商朝统治的主要支柱B. 内外服制依靠血缘关系维系C. 原始民主传统在商朝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D. 内外服制的
3、兴衰以123力量的强弱为转移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招揽异国人才到本国做官,形成了客卿制度。异国人才如获君主赏识,便可授予尊官高职,从布衣而“立擢卿相”。该制度()A. 冲击了旧的贵族等级体系B. 开创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C. 标志着选官制度成熟,统治基础扩大D. 体现了儒家学派“民贵君轻”的主张4. 黄巾起义失败后,战争频发,导致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其中出现长期战乱的时期是() 东汉末年 西晋中后期 十六国时期 南朝中前期A. B. C. D. 5. 宋代改变户籍制度,分主户与客户,佃农摆脱了过去只能是地主私属的卑贱身份,成为编户齐民。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
5、产力水平提高 政治中心的变化 人口流动性增强 经济重心的转移A. B. C. D. 8. 历代123政权都重视加强同东北地区的联系。以下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是() 设立黑龙江将军 设护乌桓校尉 设立奴儿干都司 册封渤海郡王A. B. C. D. 9. 下表是瀛寰志略一书对不同地区的介绍、这反映了作者() 地区介绍欧洲长于制器。金木之工,精巧不可思议,运用本火、尤为奇妙。火器创自中国,彼土仿而为之、益加精妙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吉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中国中国故自剖判以来,为伦物之宗祖,而万方仰之如展极A. 抛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B. 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制度C. 正视欧洲先进的物质文明D. 认为西方文明源于中国10. 1842年,清朝设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对外通商、交涉事宜。1861年,设总理衙门,主管外交、海关、派出驻外使节等事务,同时置南、北洋通商大愿,由两江和直隶总督兼任,可独立处理当地对外事务。此后,其他地方督抚也可与外国谈判,订立条约。上述变化反映出() 外交近代化的趋势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123集权受到挑战 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严重动摇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