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4届高三年级9月联考q地理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济南市2024届高三年级9月联考q地理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济南市2024届高三年级9月联考q地理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6.我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光催化剂(碳纳米点氮化碳)可以利用太阳光高效实现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H2O2=H2+O2B.水分解过程中,H2O2作催化剂C.反应I和反应Ⅱ均存在O-H键的断裂碳纳米点D.若反应Ⅱ是放热反应,则反应I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氮化碳能是放热反应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疏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s,石墨)=C(s,金刚石)△H=+1I9kJmo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H=-57.3kJmo',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疏酸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在25℃、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g)+O2(g)=2HO0)△H=-571.6kJ-mol8.已知:NO和O2转化为NO2的反应机理如下:t能量①2NO(g)三N2O2(g)(快)△H<0平衡常数K1②N2O2(g)+O2(g)=2NO2(g)(慢)△H2<0平衡常数K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NO(g)+O2(g)=2NO2(g)的△H=-(△H+△H)反应过程图aB.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图a表示D.2NO(gH0(g)=2N0(g)的平衡常数K=K,9.某同学按图1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热效应,测得烧杯中溶液温度随加入a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个温度℃A.a可能是NaOH溶液B.x、y两点对应的溶液中,参加反应的酸、碱质量比不变C.由图2可知该反应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体积/mlD.往y点对应溶液中加入Fe粉,有气泡产生图1图210.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一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升高为0.90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减小D.C的体积分数减小2024-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第2页,共8贡
中国于1985年和1989年在南极分别建成了长城气象站和中山气象站,两站分别位于南极半岛和东南极大陆。长城站属于亚南极海洋性气候,盛行西北风;中山站属于南极大陆性气候,盛行偏东风。研究发现,两站建站至2015年,两站降水形态(主要表现为降雨、降雪)存在较大差异,且170^E62^W,60^S80^S)长城站总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呈增多趋势。秋季阿蒙森低压(范围170E~62W,60S~80°S)中心4∼6的移动也影响着长城站降水。下图为我国南极气象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与长城站相比,中山站4.A.降水较多,且降雨日数较多B.降水较多,且降雨日数较少C.降水较少,且降雪日数较多D.降水较少,且降雪日数较少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4分)79,青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低纬度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射强,温较低。横断山区在3400万年前已经形成了和现今海拔类似的高山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但气用,生丰富。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样性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口材料二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说明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4分)(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6分)(3)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4分))
济南市2024届高三年级9月联考q地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