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联考q地理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联考q地理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联考q地理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南北手工业发展情况,与政治中心转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风尚无关,排除D项
13.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司马睿主政南方是因为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动乱导致西晋灭亡,而门阀士族对其的拥戴遏制了地方割据势力,在此种种条件下,东晋得以建立,并形成皇族与士族共同主政的局面,由此可知,材料旨在强调东晋门阀政治形成的特殊条件,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比较皇权与士族权力,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交融、士族制度无关,排除C、D两项
14.D材料反映的是李靖“华夷一体”的民族理念,这一理念的出现反映了唐代开明的民族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与文化观念、对外政策、边疆治理无关,排除A、B、C三项
15.A根据图表可知,天宝年间和乾元年间,唐朝政府掌握的户籍数、人口数及纳税人数出现了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兴起,在政治、经济上不断蚕食中央政府的相关权力,故A项正确
其他三项与图中数据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故排除
16.A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出现以贩菜、卖花为生的行当,粮食也开始大量出现在商品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故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与小农破产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农业的多元生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当时农业生产水平,排除D项
17.(1)积极作用: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巩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传播了西周文化;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4分,任答两点即可)消极作用: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为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2分〉(2)不同: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郡县制则以地缘为纽带;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世袭,郡县长官则由皇帝任命,且有一定任期;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郡县制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4分,任答两点即可)认识:二者都是时代的产物,对当时的政权及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分,言之有理即可)18.(1)变化:由多元经济向单一种植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转变;由迁移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由族群共同生产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变
(6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加重了土地的负担,加剧了人地矛盾,易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分,言之有理即可)(2)经济现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分)成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长期动荡,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长期的耕作,自然环境出现恶化,而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土地资源丰富;魏晋以来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方式
(5分)19.(1)影响:逐渐形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崇尚军功、勇武好战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构建相对稳定的社会风气
(4分,任答两点即可)但是分户令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亲情意识
(2分)(2)举措: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
(2分,任答两点即可)实质: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转型
(2分)认识:接受先进文化,对于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学习外来文明要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照搬;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4分,言之有理即可)20.示例:观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制度构建推动了文化认同
(2分)论述:古代中国通过政治制度的构建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传承,促使文化认同不断强化
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通过郡县制,有效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同时辅以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制度保障
后世历朝历代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体制,推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认同
西汉时期,董仲舒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使其适应了政治形势的需要,被汉武帝确立为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并在更加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得到认可,成为古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8分)总而言之,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制度建设促进了文化认同,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2分〉(“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高一年级10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31058D-A
(2)分别指出冰川A和冰)(1)说明斯瓦尔巴群岛黄河站附近冰川槽谷发育的条件。((6分)谷(2)分别指出冰川A和冰川P发育冰川槽谷的地质作用力。(4分)育冰川的地质作用
15.图示我国高学历人才的迁移叙述正确的是()A.净迁移率为正值,说明该省高学历人才不迁出B.净迁移率为负值,说明该省高学历人才不迁入C.天津的净迁移率不断增加,说明天津吸引力最高
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联考q地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