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QG)生物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QG)生物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QG)生物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7.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吞噬细胞内相应hs受体能识别病毒的hs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者体内,HPV和抗体结合产生的沉淀需要吞噬细胞参与清除B.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C.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是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D.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分泌的E酶通过作用于跨膜蛋白CD95的羧基端(位于细胞内),诱导癌细胞DNA损伤,杀伤癌细胞。据此推测:E酶须进入细胞内才能杀伤癌细胞。为验证该推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可使用胞吞抑制剂):。
(1)筛选硝基苯酚降解菌株P3时,应从取样,并转入以硝基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从用途上划分,这种培养基称为。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硝基苯酚超过某一浓度时,细菌对硝基苯酚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QG)生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