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选科调考/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辽宁省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选科调考/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辽宁省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选科调考/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陶渊明在中国几乎是个①的名字,他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②,是无数文人雅士③的秘境。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按图索骥都能找到一处“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映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刚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④地搞改革,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然而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却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借考古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香囊的具体样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喜好。B.两则材料都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而且皆列举了数据,共同显示了准确严谨的论证风格。C.两则材料都证明了先秦时代人们有佩戴香囊的习惯,只是援引的史料和介绍的角度有所不同。D.如今人们常用艾叶、菖蒲扎成剑形条束,悬挂在门上或床前,是古代香囊文化流传至今的表现。
“长者食堂”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它解决了老人及其子女的午餐忧虑:既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让他们能够“食无忧”;又在一定程度上B,让他们少了后顾之忧。可谓一举多得!
辽宁省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选科调考/语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