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明朝时期,官僚机构对皇权的制约作用大为削弱,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家天下”色彩更加突出。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权势的膨胀C.阳明心学的传播D.奏折制度的形成2.明太祖统治时期,制定了大明律。大明律内容集中,条例分明,维护专制统治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立法。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改变B.专制统治扩展到经济领域C.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发展D.工商业出现资本主义
2、萌芽3.明朝,若遇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共相计议,而后推荐人选,再经皇帝批准任用,称“廷推”。大臣们若未经廷推而是由皇帝特旨简拔的话,则深以为耻。据此可知,廷推制度()A.有利于理性构建政治领导层B.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C.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D.致使科举的选官功能被削弱4.“生我兮父母,长我兮疆土。生我不辰兮,疆土多故;奠我再生兮,维戚元辅。”该诗歌主要颂扬了戚继光()A.平定了准噶尔叛乱B.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5.关于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因,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
3、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建立西域都护府B.形成奏折制度C.设立枢密院D.设立军机处6.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区自上而下地推进土司制度、乡约制度、保甲制度、团练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官方和民间的基层组织均在不断地接受或执行“国家”制度。这说明当时()A.中央政府利用宗族势力维持地方秩序B.中央集权体系趋于完备C.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对国家的认同程度提高D.边疆治理方式实现创新7.(2023广东广州调研)雍正四年(1726),针对云南地区水路不通的问题,云贵广西总督(流官)鄂尔泰上疏:“云贵远居天末,必须商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2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