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以下展示关于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厦门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语 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革

2、命牵涉的线索非常多,涉及的方面非常广。今天对那段历史的回顾,社会上各种观点非常多。例如,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来自历史的偶然,是利用对手的失误,利用国际形势提供的一些机缘。持这些说法的人应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历程。1927年“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大创、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李启汉、萧楚女、邓培、向警予、熊雄、夏明输、陈乔年、张太雷等多名领导人相继遇害。严酷的白色恐怖中,组织被打散,党员同党组织失去联系;彷径动摇者纷纷脱党,有的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反共启事,并带人捉拿搜捕自己的同志。陈延年因手下的交通员出卖而被描。超世炎则被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带领包探上门

3、抓获。叛徒贺治华曾为来德的夫人,出卖政治局常委罗亦农,仅为并到一笔美金和两张出国护照,抓捕罗亦农时,她还在用德语与租界巡捕侃侃而谈。当时蒋介石不加怀疑地认为:“共产党垮了。”随着海陆丰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相继被镇压,他更认为共产党作为一支有组织的力量基本被消灭,剩下钻山为“匪”的小股队伍已不足为患了。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最严峻的考验。1934年第五次反“围别”失利、中夹红军被迫长征后,这样的考验再次出现。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红十军团团长刘畴西、中华苏维埃教育人民委员腥秋白、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人,被捕枪杀。中华苏维埃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何叔衡、中央军区政治部

4、主任贺昌等人,在战场上牺牲。中国革命太难投机了,所以才有如此触目惊心的嬗变和大浪淘沙的淘汰。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给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浪。说中国共产党人胜利依靠机缘的人,怎么解释30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足3万,却将长征变成了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实现惊天地、泣鬼神的风凰涅槃?不靠机缘而是常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最为稳固的基础。其成功不像十月革命来自一夜暴动,而是数十年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结果。1949年时党员人数为300万,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这一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资格,是中国社会主义岿然不动的基础。在近代中国,任

5、何一个宣称能够对国家发展、对民族命运负责的政治团体,如果不能集合、产生、拥有这样一批为其宣称的主义抛头颅涵热血而义无反顾的先驱者,不能赢得随之而来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追随者,其宣言哪怕再冠觅堂皇,也是一纸空言。还有一种说法,主张中国要“告别革命”,甚至辛亥革命也不应该摘。认为最理想的是1898年戊成变法成功,实现君主立宪,那么中国可以不流一滴血,发展可能比现在还要快,早已繁荣富强了。持这种说法的人至少有三个失误。首先,历史湖流不可抗拒。孙中山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宣称这一潮流根本不该发生的人,不过是在扮演立于岸边长吁短叹的无聊看客。其次,永远不要以为腰包鼓起来就能自立于世界

6、民族之林。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从物质到精神莫不如此,不但塑成了自身“东亚病夫”般的孱弱,而且骄纵出别人“华人与驹不许入内”的癫狂。以为君主立宪是直达国家富强捷径的人,从其创始者康有为“若不虢拜,留此膝何用”一语中,也能悟出在这一体制下,中华民族是否能够挺直长期弯曲的脊梁。最后,能够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皆兼备物质、精神双重强大的条件。战略家克劳塞维兹把精神力量的来源归结为两大要素:苦难和胜利。在苦难中积聚,用胜利来洗礼。没有品尝过胜利美酒的民族,精神永远是苦涩萎靡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太多苦难,太多挫折,太多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纵使戊成变法成功,国家从此“告别革命”,按照君主立宪方式走下来,今天除去低眉顺眼地加入别人的集团,做人家听话的好伙计,又有什么资格奢谈独立自主?用拜金主义、温情主义和虚无主义诠释历史不难,想挥动自己的手臂书写历史却决非那样容易。靠忍耐思出一个优秀民族,靠归顺混出一个伟大国家,人类历史上从无此例。(摘编自金一南苦难辉煌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27496.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