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以下展示关于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绝密考试结束前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1.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3.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六经构建了一个作为中华文明之正典的“文本世界”。就起源而言, 六经最早称为六艺,六艺皆史,其字面内容以三代政教实践为主体,上及尧舜,下至孔子所处的
2、春秋鲁国。六艺之所以能由史而被符号化为“六经”,与孔子被符号化为“圣”者,是同步化过程。 虽然六经记述的是历代君主的治理实践,但其隐性主体则是圣人。春秋之所以被符号化为经,并不是因为它以鲁国视角所记载的事件或人物,而是因为记者。史官书写的春秋与孔子所作之春秋,所载之事并无本质区别,经之所以为经,并不在于所记之事。在“文”上,史官所记者为史,孔子所作者为经,其关键在于孔子通过鲁史所记之事确立了 “义”,这“义”并非一般性的道义。春秋所立之义,与“王者之迹”关系甚大:诗之所以为诗在于它是王化之踪迹,而春秋则是天子失官、王化之迹熄灭后,圣人所立之义。春秋时代,统治者不再是垄断通天权的君巫合一者,而是
3、作为 “人爵”的世俗君主; 同时, 一个“精神性的天下” 出现并与 “政治性的天下” 区别开来,“圣”被归属于“天爵” ,成为精神性天下的担纲主体。“圣”者是有德而无位的“无冕之王”、精神领域的“王者”。 郭店楚简五行谓“闻而知之, 圣也。 圣人知天道也”,圣的根本特征是知天道,因为知天道,所以对秩序具有开创性能力,“作者之谓圣”( 礼记乐记)。“圣”虽具有立法者( “作者” ) 的定位,但其所确立的不再是某一具体社会内部的礼法, 而是一方面以其自身生命存在挺立人极,其生命存在成为人之所以为人之原理的饱满性展现;另一方面,圣人基于人性的理解而确立文明秩序的基本原理,落实到“六经”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2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