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素养水平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素养水平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素养水平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素养水平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化肇端于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有观点认为这些小说作为经典的内涵是强化了作家的独创性、小说的情感寄寓性和文学性,并认为从它们到红楼梦是一个完整的经典化过程。这个观点是富有启发性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时期的产物,从小说史角度说,红楼梦是对当时各种小说资源创造性吸纳、熔于一炉后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在章回体制方面,红楼梦体现了章回体制的圆熟及变化。在回目设计、结构脉络、分回转折与
2、衔接等方面,红楼梦遵循了章回体制的一般原则,但也表现出破体求变的特点。如第一回结尾是:“封肃听了,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第二回接以:“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 这里去掉了分回的标志套话,而从封肃的感受来写是比较自然的。虽然红楼梦仍有少量的分回套话残留,如第七十二回末尾叙:“赵姨娘方欲说话,只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大家吃了一惊不小。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但根本上,红楼梦已改变以故事为中心的分回模式,开始从事体情理和人物心理等方面推进情节发展,这是章回体向现代小说结构演进的先声。红楼梦使用的文体涉及古代的诗词曲赋等主要文体。作者把这些文体融入情节之中,使之情境化,在
3、主题寓意、人物形象塑造、气氛渲染、结构脉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小说叙述呈现出诗化特点。如大观园诗会就是如此。在意象生成和意境营造方面,红楼梦使用了大量意象,如石头、花、草、水等,这些成为小说诗化的重要元素。如石头对叙述角度、主题寓意、宝玉形象塑造、宝黛钗爱情关系揭示、结构脉络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于红楼梦的情感寓意性、文学性,已经达到古代小说的新高度,是其经典化的内在品质。如作者“一把辛酸泪”之叹、女性风流云散之悲、爱情的新境界、人物形象的塑造、细节描写的运用等等。(摘编自张岳林、杨莹莹红楼梦的经典化与中西两种小说标准)材料二:从诸多作家作品的经典化看,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多种力量参与的复杂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2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