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二诊)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二诊)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二诊)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以下展示关于(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二诊)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山城学术圈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 生物学生物学测试卷共6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两种由双层膜封闭式包被的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都能合成ATPB. 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CO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C.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与核基因对应的等位基因D. 正常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外膜会先涨破2. 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结构,型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2、含有部分脂质和蛋白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坍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肺泡腔进入红细胞B. I型细胞和II型细胞内的 mRNA 种类完全不同C. 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需要消耗能量D. I型细胞的特殊扁平形态的构建与细胞骨架有关3. 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机制是支原体吸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下表显示四种不同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阿奇霉素阻止核糖体形成利福平抑制 RNA 聚合酶活性青霉素破坏原核生物细胞壁环丙沙星抑制 DNA复制A. 阿奇霉素可能通过抑制支原体核仁的功能阻止其核糖体形成B.

3、利福平可通过抑制翻译过程阻碍支原体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增殖C. 四种抗感染药物中青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最差D. 环丙沙星通过抑制DNA 复制阻滞支原体的无丝分裂4. 下图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变化对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凋亡强于正常人B. AKT可促进葡萄糖转运及其在线粒体内的分解C. 细胞自噬过程的产物可为细胞自身代谢提供原料D. 当细胞可利用的能源短缺时AKT 和 mTor活性均会降低5. 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颠覆性和独创性突破。科研人员实现了以CO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技术路径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关过程。下列相

4、关说法错误的是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 第1页 共 10页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山城学术圈A. 消耗等量的 CO,图示过程比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少B. 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成熟后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C. 过程类似于暗反应,能够固定 CO产生糖类等有机物D. 该技术实现了光能电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6.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周期,其中 G代表静息状态,细胞不生长也不分化;1、2、3、4代表细胞分裂过程不同阶段的检验点,是细胞周期中保证 DNA 复制和染色体分配的检查监控机制,若检验点被激活,则阻止细胞进入下一阶段,从而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CDK2-cyclinE 能促进细胞从G期进入S 期,检验

5、点4 主要用于检验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着丝粒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DK2-cyclinE 失活将导致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细胞比例下降B. 与G期细胞相比,G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 DNA数量均加倍C. 检验点4 被激活时,细胞中染色体不能均分到细胞两极D. 如果G期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细胞会终止其G期的进程7. 人体血钙的稳态主要依赖骨细胞的活动来维持。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 是调节骨细胞活动的主要激素,其调节机制如图。重症肌无力患者血钙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同时具有骨质疏松症状B. 长时间血钙含量偏低会导致甲状旁腺萎缩

6、C. CT 和 PTH 在调节破骨细胞活动时相互抗衡D. CT与骨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立即被降解8. 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外负内正外正内负B.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了多巴胺回收,延长了其对大脑的刺激C. 多巴胺转运体通过改变构象,只转运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D. 缓解可卡因毒瘾,可考虑使用水解可卡因的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激动剂9.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细胞上发表论文,解析了“淀粉-平衡石”假说的分子机制(如图),其核心是植物偏离重力方向后,淀粉体可通过其表面的TOC 蛋白携带LAZY 蛋白一起沉降,并引导LAZY 蛋白沿着重力方向在细胞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0155.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