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4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以下展示关于2024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 年 4 月 25 日 上午自日2024 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历史的车轮行过辽阔大地,总能在某些特殊拐点留下难以磨灭的辙痕。打开神州地图,我们可以在历史的天空看见无常的风云变幻
2、,又可以在岁月长河磨洗出文明古国的精神图腾。盘点沿革至今与远古传说关联的地名,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与大禹治水的故事关联的特别多。今河南省开封市下辖的禹王台区,因著名古迹禹王台而得名。禹王台又称古侯台,最初与大禹并无关系,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称此台为“吹台”。 自元朝以来,开封屡遭黄河水患,到明嘉靖二年(1523 年),人们于古台之上建禹王庙,为其供奉香火,才有了“禹王台”这个名称。以知名度而论,杭州绝对算得上“顶流”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杭州地名的由来也与大禹有些渊源。杭州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但它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名字叫余杭。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说“余杭”本
3、为禹杭,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得名,后转讹为余杭。不过这种说法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余杭”系百越语地名,和大禹是否在此治水无关。打开河南省地图,在洛阳、焦作、新乡这三座城市下辖的区县里,会发现有不少地名皆因3000多年前的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武王克商之役而诞生。周武王率大军行至黄河北岸一处渡口时,举行了一次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阅兵仪式“盟津观兵”。武王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带有军演性质,熟悉地形与路线,预先作好部署,以便日后大军渡河北伐;二是约定诸侯在此会盟,约定日期,今后于此会合誓师打响灭商的最后一战。这个影响历史进程的“盟津”究竟在什么位置呢?今天地图上有两处地名与此皆有渊源,一处是河南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