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后附原卷扫描版试卷类型:A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 文2024.4.25本试卷共10页, 23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确认无误后,贴好条形码。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2、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 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就故事的传播图式做分析,良好的传播效果是讲述者和听讲者共同完成的。讲述者发出信息后,接受者需要“获取或接收过滤整合重构认同或拒斥”五个环节,才能实现完整的传播过程。从故事的信息来源来说, “获取或接收”表现为主动与被动的差别,这对传播效果是有影响的; “过滤”是接受者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价值体系对故事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共同或共通的价值系统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前
3、提,如果故事与接受者的认知结构和价值体系相去甚远,那么这些信息很容易被过滤掉; “整合”是接受者对新获得的故事信息,与其已掌握的原有对象的故事信息进行“拼接”的过程; “重构”则是新旧故事拼接后,对于新旧故事信息中的矛盾等部分给予合乎逻辑的解释,并形成关于对象的“新故事”;最后是“认同或拒斥”,如果说“重构”是对故事对象的事实判断, “认同或拒斥”则是与故事传播实际效果直接相关的价值判断。以上只是学理上的划分,实际认知过程中是很难分开的。以此传播图式观照讲述中国故事的实践。我们发现讲述中国故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有主客观的因素。首先,有我们囿于自身体系“自说自话”的原因。讲好中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