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答案)+答题卡
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答案)+答题卡,以下展示关于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答案)+答题卡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合肥一中 2024 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学 第1页(共8页)省十联考 合肥一中 2024 届高三最后一卷 生物学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2、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致病性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支原体肺炎治疗中,该病原体对最常用药物阿奇霉素的抗药性高达 90%,为治疗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头孢类药物来代替治疗 B支原体的蛋白质是利用宿主细胞核糖体合成的 C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的滥用使得病菌产生抗药性 D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主要途径之一 2甘蔗叶肉
3、细胞产生的蔗糖进入伴胞细胞有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分布如下图中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合肥一中 2024 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学 第2页(共8页)省十联考 A图中细胞间可通过途径的通道进行信息交流 B质外体 pH 因 H+-ATP 酶的作用而持续降低 C图中转运蛋白在行使功能时空间结构发生可逆变化 D加入呼吸抑制剂将影响蔗糖进入伴胞细胞的运输速率 3植物普遍存在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生成的产物不同(如图 1)。科研人员研究了淹水胁迫对某植物根系呼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 1 中的 NADH 均来源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B
4、图 1 中丙酮酸的能量大部分没有释放出来 C淹水胁迫时,该植物根细胞以乳酸发酵途径为主 DADH 和 LDH 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其活性可被淹水激活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表型不一定相同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5为了分析某 13 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病因,对该患儿及其父母的 13 号染色体上的 A 基因(A1A4)进行 PCR 扩增,经凝胶电
5、泳后,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患儿致病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 13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B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 13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C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 13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D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 13 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是合肥一中 2024 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学 第3页(共8页)省十联考 6XBB 毒株是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属于单股正链 RNA(+ssRNA)病毒,病毒的正链 RNA(+ssRNA)可以行使 mRNA 的
6、功能,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BB 毒株的+ssRNA 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 BXBB 毒株利用宿主细胞的 RNA 聚合酶进行+ssRNA 复制 CXBB 毒株的+ssRNA 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 RNA 的过程 DXBB 毒株的+ssRNA 只能翻译出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 7自 2014 年“冰桶挑战”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兴起。该挑战要求参与者 24 小时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为“渐冻症”疾病的慈善组织捐款 100 美元。该活动使更多人知道“渐冻症”这一罕见疾病,并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渐冻症患者的突触后神经元多涨破坏死,“谷氨酸毒性学说”是解释“渐冻症”病因的一种重要学说,下图是该学说的部分示意图(AMPA 和 NMDA 是相关受体),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挑战者被冰水浇湿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依次为增大、减小 B谷氨酸释放后进入突触后神经元,使其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吸水涨破 CNO 通过体液调节导致谷氨酸持续释放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D可通过注射抑制 NMDA 活性的药物来缓解该病症状 8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