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2025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知识分类总结(实用必备!)

2025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知识分类总结(实用必备!)

2025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知识分类总结(实用必备!),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知识分类总结(实用必备!)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知识分类总结一 政治体制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开始走向瓦解,因而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宗法制开始崩溃。小农经济的出现,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等都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障,因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就符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确立后,推动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快速发展。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演变规律(1)中央集权的强化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地方行政体制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延伸,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大

2、多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2)在沿袭中变革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流,后代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大多采取沿袭态度,并辅以定的变革措施。(3)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县作为基层行政机构,长期保持稳定。而居于县之上的郡、州、道、府、路等则变化较大,直到行省制确立后才趋于稳定。3.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的异同(1) 相似 都包含定的民主因素,如都存在公民大会,官员都由选举产生等。 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公民都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2)不同:三者实行的政体不同,雅典实行民主制,城邦的公共权力由公民多数人 的意志所支配;斯巴达实行

3、寡头政治,城邦权力掌握在国王、长老会议员、监察官等少数人的手中,公民大会只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是贵族共和制,国家三大政权机构处于权力制衡状态,但权力偏向贵族一方。4.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英法封建等级代表权力机关发展的差异性中世纪英国与法国的等级代表权力机关议会与三级会议产生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这是因为英国议会的产生是人民斗争、限制王权的结果,而法国三级会议的产生却是王权加强的需要和结果。此外,英法两国不同的政治传统、中世纪末期不同的政治发展趋向以及百年战争、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对两国的不同影响也是导致两者命运不同的重要因素。5. 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历程(1)个亥革

4、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构建了民主共和制的银市.但北洋政府建立后,实行专制独裁,甚至两次复非帝制,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民主共和国徒有虚名。(2)南京国民政)有建立后,蒋介石表面上以孙中山先生所设想的“以党治国五权宪法”等思想为指导来组建政府,实质上其完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借“训政“之名,实行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中共在单命根据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边区政府、在解放区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为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奠定了基础。(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

5、国成立,民主共和制在中国真正建立起来,人民当家作主得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运行。6.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特点(1)从模仿别的国家到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共和制。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但最终失败,后经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政权的尝试,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2)中国不是先有共和制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现代政党,而是政党先于共和制出现并创造了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走向共和是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选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胜利后创建了中

6、华人民共和国。(3)民主共和制具有中国基本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缔造起来的,它没有采用许多国家实行的“三权分立”体制,而是实行“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实行的并非多党制或一党制,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二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 一分为二认识科举制的影响(1)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竟争、挥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科举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一些东亚国家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科举制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2)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6352.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