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阜阳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统测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元素和突出特性作了精深概括。第一是延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从未中断的文明。不少学者指出,西方文明带有很强的断裂性特征,特别是近三百年来的西方近代文明,其与古典文明之间经历了长期的断裂。反观中国,文明的传

2、承绵延不绝。正是这样一种文明的延续,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第二是创新性。礼记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类似这样的论述还可以举出很多,旨在强调中华文明积极进取、追求创造的品格。但是,中华文明的这种进取不会以损害全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不能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害或片面追求个人欲望为目的,而要在和谐融通中追求进取,在事态平衡中谋划创新。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

3、物的无畏品格。第三是统一性。董仲舒曾在春秋繁露中推举春秋公羊传所提出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夷夏观,不论哪个民族,只要接受了华夏礼乐文明,就当以华夏视之。这是以文化而非种族为标准来区分夷夏,深刻展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内在统一性和包容性。周秦汉唐,中国封建社会真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富强,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基础,此后历朝历代,官方无不尊奉中华始祖。第四是包容性。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以“江海下百川”的宽怀心态对待本国文明和外来文明,不仅要“和而不同”,还要“求同存异”,注意不同文明在对立统一中的相互吸收和补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

4、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第五是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又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摘编自刘跃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材料二:建设新时代的新文化,离不开新时代的新文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离不开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了文学更

5、为神圣的责任与使命,是引领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光辉指引和根本遵循。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百年现代文学,可谓星光灿烂,经典纷呈。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已经进入了与世界文学同步发展的“平视”“对话”阶段,文学自信更为彰显。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成效越来越显著,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输出作家、作品的层次,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几种文字,更不能满足于获得了几个外国文学奖,而是要增强与西方文学平等对话的自信和主体性,要彰显当代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新时代文学的主体性要既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又

6、立足于当代创造,既是本土的,又是面向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我们不再是文学领域的“滞后者”“追赶者”“模仿者”,而是文学价值的“创造者”“引领者”,要更自信地展现创造者和对话者的形象,让中国文学价值成为世界文学的“共同价值”。人民是新时代文学永恒的主体,人民性是新时代文学最鲜明的艺术属性。人民性是贯穿文学从生产到传播全过程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践。人民既是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也是文学最终的裁判者、评判者。新时代文学必须牢牢扎根于人民和大地,扎根于时代和生活,感受时代脉动,聆听人民大众的肺腑之声,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凸显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同时,新时代文学要把塑造人民形象作为文学的崇高目标,为时代英雄立传,使得新典型、新形象、新英雄不断在文学中呈现。中国几千年古典文学的辉煌正是建立在文体创新、文体革命的根基上的。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革命和唐诗、宋词、元曲等各种文体的更替也都离不开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能只是躺在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6690.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