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们的文明之所以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汉字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因素之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

2、性上,汉字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一直使用至今。这个文字系统虽然在形体上有所变化,但其内部深层结构从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所记录的语言古今一脉相承,所形成的文献丰富而连续。一个能读古书的现代人,如果打开2000多年前西汉人抄写的古书,阅读障碍很小,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日本知名学者白川静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就是汉字文化,汉字所具备的各种特质,给中华文化添上了浓烈的色彩。”中国地大物博,方言有很多种,民族语言也有很多种,统一的文字构筑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就下令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证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

3、。秦朝之后,汉字又经历了漫长的字体演变。虽然天下分合、朝代更替,但汉字作为通用文字的传统再未动摇。历史上,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都会主动拥抱汉文化,学习汉字。南北朝时期,为了让拓跋鲜卑融入中原文化,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将汉语确立为官方语言,要求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对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华民族不是单纯的人种血缘的融合,而是文化认同的实体,汉字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不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查理曼帝国,一旦分裂为使用更小的表音文字系统的民族国家,就很难再统一为一个文化连续的国家。中国则不同,在这片大地上,朝代有更迭、政权有更替,但是我们的文字

4、一致、文化相通,分久必合,永远是统一战胜分裂,这种特性与汉字的超语言功能密切相关。汉字是通过以表意为基础的多种编码形式记录汉语的,这样就使其具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可以准确记录语言,记录各个时代的口语,可以形成书面语,使语言更加严谨;另一方面,汉字可以超越方言,不同时代可以读不同的音,不同地域可以读不同的音,不论读什么音,其意义不仅历史连续,而且社会共知,历史上书面语长期发挥共同语的功能。因此,尽管各地的方言千差万别,不同年代语言也有很大差异,但是一直有统一的文字。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孕育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依靠文字记录、奖励保存。比如,甲骨文记录了商朝时期的祭

5、祀、打猎、战役、农业、问病和天气等;金文记录了周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纵观世界文明史,在许多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政权一旦由外族统治者所取代,文字记录的语音语义大都发生彻底变化,即使字母相同,所记录的语言也不同。前朝文字记录的语言今朝着不懂,今朝书写的历史下一朝看不懂,当然不会有不间断连续的历史记载。然而在中国,前朝灭亡,后朝仍然使用同一个文字系统,递传几朝依旧是同一个文字系统,前后识读没有障碍,因而数千年来文明历史记载从无间断,各种文献丰富多样、传承有序。世界上的各种文字都努力追求书写美观,但只有汉字发展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汉字字形多种多样,为形成丰富美观的视觉效果提供了优越

6、条件,并与格言警句、名篇佳作、篆刻印章相结合,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书法艺术欣赏过程中得以传承。同时,书法还蕴藏着中国人深沉的家国情怀,练字更多练的是品德与性情。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气势磅礴、壮怀激烈,通篇充溢着浩然正大之气;明代祝允明以草书抄录岳阳楼记,则是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精神动力。(摘编自李守奎汉字与中华文明传承)材料二: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应当承认,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完全归因于新技术的罪过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一场新技术冲击的背后,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7062.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