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解析,以下展示关于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23 级高一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2024 0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报怨 ”是先秦两汉的常见词汇,关于如何报怨的问题,老子和孔子分别有“报怨 以德 ”和“ 以直报怨,
2、以德报德 ”的说法。其实,孔老在这一问题上共识大于分歧。他们都想超越社会上流行的“ 以怨报怨 ” 之行, 因为这种行为基于复仇者一己之私愤,常会有过分行径,始作俑者受到惩罚后亦 不会知错,反而会酝酿出更大的恶意,由此形成两方更大的仇恨。但若是“ 以德报怨 ”, 在儒家看来,这和私愤一样“亦是私 ”, 因为它有刻意向对方施惠来收买人心的动机, 若向仇家泄私愤是肆意妄为,那么对其施私惠则是刻意矫作。如果“德 ”被这样滥用, 又怎能用它来报答对自己有恩德的人呢?故而只能是“ 以直报怨 ”,相较于“ 以怨 ”或 “ 以德 ”等手段, “ 以直 ”更体现出了一种公正性,袪除了个人意图。 因为“直 ”一方
3、 面指行为上坚持具有正当性的准则,另一方面指心中 自然而生出的合乎正当性的意识。老子的立场同样是纯然大公而无私意作祟,他所说的“报怨以德 ”与论语 中提 到的“ 以德报怨 ”有所不同,这绝非苟且地以利惠讨好对方, 因为老子论语 中 “德 ”概念的内涵不完全一致。关于老子 中“报怨 ”之“德 ”的内涵,我们可以从 书中第七十九章切入,其中提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 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里指出“ 怨 ”无法刻意 地去“和 ”,对方负我而我又施惠拉拢他,即便平复双方之间的怨隙,我心中仍会存有 “余怨 ”。故而,老子以“有德司契 ”这个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