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2024-2025学年山西三晋名校联考十月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原卷

2024-2025学年山西三晋名校联考十月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原卷

2024-2025学年山西三晋名校联考十月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原卷,以下展示关于2024-2025学年山西三晋名校联考十月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原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 学年山西三晋名校联考十月联合考试 历历 史史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2、要求。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时期,每套编钟由大小 3枚组合而成,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每套编钟数目逐渐增多,有 9枚一组的和 13 枚一组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全套编钟不仅有 65 枚,而且其形制的个性化特征突出。周代编钟的变化反映出 A.贵族凭借乐器提高了地位 B.权力重心呈现出下移趋势 C.新石器时代文化得到传承 D.礼乐制度已融入百姓生活 2.表 1 所示是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史料。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表 1 史料 出处“(元嘉)二十二年(445 年)是岁造玄武湖,上(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南朝

3、梁沈约宋书“(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老庄,精释义”“立孔子庙于京师”“改谥宣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南朝梁梁武帝会三教诗 A.儒学正统地位逐渐削弱 B.君主意志左右意识形态 C.士族借助外力迅速崛起 D.文化呈现多元交融特点 3.对于榷场贸易,宋朝文人宠籍曾说:“(西)夏人仰吾和市,如婴儿之望乳。”天圣四年(1026 年)七月,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是要实现南北往来但无猜阻。仁宗皇帝也曾说:“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利计。”由此可知,宋代开展榷场贸易【高三历史 第 1 页(共 6页)】A.缓解了

4、国家财政困难 B.兼具政治和经济意图 C.消弭了宋夏民族矛盾 D.使丝绸之路再度复兴 4.元代乌古孙泽任海南海北廉访时,在雷州半岛教民“浚故湖,筑大堤计得良田数千顷,濒海广泻并为膏土。民歌之曰:舄卤为田兮,孙父之教。渠之泱泱兮,长我粳稻。自今有年兮,无旱无涝”。湖广行省还专门设有“镇守黎蛮海北海南屯田万户府”,经管琼、雷、高、化、廉等路的屯田。这主要说明,元代 A.海南成为经济中心 B.大量移民涌入海南 C.政府注意经略海南 D.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5.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冬,葡萄牙传教士克路士来到广州,后其撰文记述广州城部分内容如下:船只(数量)多到令人惊异始终都保持(在)一个惊人的

5、数字。而且开走的船是满载而走的,开来的船是满载而来的,都接受货物和携运货物。他还称,这些船都运载了大量布匹、丝绸、粮食等商品及其他货物。这一记述主要说明当时 A.广州经济地位突出 B.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C.海上丝路得到拓展 D.中外经济差距扩大 6.1858 年 5 月,在与英法代表的谈判中,清朝皇帝最头痛的是外国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入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条款。所以,咸丰帝一再讨价还价,即使在天津条约签订后,也借故拖延,不肯换约。咸丰帝如此反应主要是因为上述条款 A.满足了英法侵略要求 B.助长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气焰 C.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 D.冲击了传统观念和统治秩序 7.图 1 所

6、示为 18941911 年汉阳铁厂钢铁产量的变化。图中变化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经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钢铁产品供过于求 C.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D.中体西用构想破产【高三历史 第 2页(共 6页)】8.图 2 所示为民国初期教育部审定并颁布的高等小学教科书新地理封面。据此可推知,民国初期 A.民主共和深入民心 B.进步政治理念得到传播 C.民族意识得以增强 D.民主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图 2 9.1936 年 8 月,中共中央在致南京国民党中央的信中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次年 2 月,中共中央又提出将苏区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将苏维埃制改为民主共和制。苏区政府改名 A.旨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受到国内时局变化的影响 C.迎合了全国抗战形势的需要 D.扭转了革命斗争被动局面 10.1953年 3 月,在中共中央号召下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和未完成土改地区除外)开展了广泛的新婚姻法宣传活动。经过贯彻婚姻法运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占全国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中得到解放,参加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的热情高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我国 A.妇女解放有助于支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8669.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