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4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 第 1 页/共 17 页 0 山东省山东省 2024 年普通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 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
2、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3.下表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王猎,字得之,长垣人。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既而叹曰:“此败吾志也。”悉以班(分发)诸亲族。庆历用兵,诏求遗逸,范仲淹荐之,得出身为永兴蓝田主薄。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4.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 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
3、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5.下表为 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城市 人次 年份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18461860 14 3 0 0 第 2 页/共 17 页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1905 353 20 67 14 A.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6.1926年 1 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
4、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 4500 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A 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8.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
5、,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A.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 D.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9.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A.结伴而不结盟 B.改善南北关系 C 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10.左图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右图为 19 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
6、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第 3 页/共 17 页 0 陶罐上的短语“对抗并彻底击败北方之年”为国王奉献陶罐那一年的名称。1“哮喘咳嗽年”,因这年哮喘病大流行而命名。2“流星年”,因这年有很多流星出现而命名。3“和平年”,因这年两个部族达成和平协议而命名。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 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 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 11.13 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12.在某些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思想家的继承者,因为他们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也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A.经济规律 B.理想社会 C.社会正义 D.阶级斗争 13.下图为 1918年 10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