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11月适应性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11月适应性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11月适应性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11月适应性月考历 史 试 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 (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兴隆洼文化位于西辽河流域和燕山南北地区,大约距今82007500年。据考古发掘,兴隆洼文化中的兴隆
2、洼、兴隆沟、查海、白音长汗等聚落,多有环壕围护,房屋成排整齐分布,中心或近中心部位一般有大房子。据此可知A. 新石器时代早期已迈入阶级社会B. 早期国家具备较强的社会控制力C. 各聚落之间频繁争夺财富和权力D. 凝聚观念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2. 根据尉卒律的规定,秦国在里吏任用上选用无爵或低爵平民担任典、老,有意避开地方豪强,推行里吏与帅豪分离、行政权能与社会性权威分离的新政策。这一做法旨在A. 推进争霸战争,镇压民众反抗B. 扭曲社会秩序,维护小农经济C. 实践法家思想,调取社会资源D. 打击地方豪强,抑制违法犯罪3. 晋武帝太康九年 (288年) 第一次下诏“拔寒素”:“九年春
3、正月壬申朔,日有蚀之,故诏曰:兴化之本,由政平讼理也。二千石长吏不能勤恤人隐,而轻挟私故,兴长刑狱,又多贪浊,烦扰百姓。其敕刺史二千石纠其秽浊,举其公清,有司议其黜陟。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据此可知,“拔寒素”A. 打破了士族对选官制的垄断B. 根源于天人感应的思维模式C. 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D. 利于弥补九品中正制的不足4. “安史之乱”后,陷入割据的河朔地区仍于建中元年 (780年) 与其他地区同步推行了两税法,其士子接受的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教育。这说明,此时 A. 唐朝统治力量被严重削弱 &nbs
4、p; B. 藩镇隶属于皇权专制统治C. 外重内轻的局面已经形成 D. 藩镇割据的基础已被瓦解历史第1页 (共6页)5. 宋代画论家邓椿在画继中提到:“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