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2025年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年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答答 案案 选择题选择题 1.A 材料中出土实物为西周礼器,礼器上面的花纹造型独特,充满艺术性,体现了权力与艺术的结合,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生态与地域的关系,排除 B 选项;该器具没有体现祭祀礼仪的变化,排除 C选项;礼器造型独特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排除 D 选项。2.A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严延年和于定国均有通过习法入仕为官的经历,体现了汉承秦制中“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传统,故选 A 项;材料中未涉及察举制的弊端、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和豪强势族的势力,排除 BCD选项。3.C 根据材料中“两共和可,画指为记”可知契约效力得买卖双方认同,故正确;材料中“交用大练拾捌匹,今于西州市,买康

2、思礼边上件马。”可知马是边境贸易的重要商品,故正确;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以及边疆与内地呈现大交融局面,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4.C 材料中“侍卫亲军主要用于制约地方武力,并未兼有多种政治功能”体现了侍卫亲军的设置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故选 C 项;材料主要强调侍卫亲军设置的作用,而非对传统兵制的传承,故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对中央行政体制的强化,故排除 B 项;材料中侍卫亲军的设置未体现封建化的发展趋势,故排除 D项。5.B 材料中体现了清代京城内专业化市场的发展,而非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故选 B 项,排除 C 项;材料中没有新的经营方式出现,排除 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世俗化审美的初现,故

3、排除 D 项。6.D 根据表格海关人员中洋人与华人数量的变化可知,华人海关管理参与度有所提升,故 D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西方国家对华的资本输出、近代中国的走私活动和清廷对西方管理经验学习的重视,排除 ABC 项;7.D 在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政府设立了可控告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贪污腐败行为的控告箱,体现了建设廉洁政府的尝试,故 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政府致力于监督体系的完善和改良社会风气,排除 AC;工农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力表述不准确,排除 B项;8.B 1946 年 10 月,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财经委员会公粮按产量累进计征,既保障了战争和生产的需求,又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故 B 项正确。AC 说法

4、不正确;B 项,材料未涉及土地所有制的变更,排除。9.C 19531956 年间,正值“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鼓励职工家属用团结互助的办法解决自己的困难,有助于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故选 C 项;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妇女政治地位的提升与材料无关,排除 ABD;10.D 乔石同志在广州考察期间的谈话反映了在改革开放中,广东的先行先试与向全国的经验推广并重的经济立法工作思路,故选 D项;ABC 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1.D 从中非合作论坛中,排除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到中拉论坛中,包括尚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体现了中国为全球南方合作贡献智慧,故 D 项正

5、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显著,排除 A项;材料未提及拉美地区的市场潜力与美国对拉美国家的控制,排除 BC。12.C 材料中体现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借用希腊化时代的元素来强化王权,故选 C 项,AB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3.A 拜占庭向基辅罗斯输出的主要是手工业制成品,而罗斯向拜占庭输入的主要是初级产品,以及在双方贸易中,拜占庭单方中断贸易的行为,均体现了拜占庭对基辅罗斯经济处于优势地位,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宗教纷争和地域差异,排除 BC;D选项属于因果关系倒置,排除 D 项。14.C 通过材料“英国运河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及“运河的修建以不同地点之间的货物运输为

6、目的”体现了英国运河的修建是地区利益和资本运作的产物,故 C 项正确;A 项中,运河的修建是工业革命兴起的保障表述错误;BD项材料未体现。15.B 法国在法属越南殖民地主要提供农业借贷,体现了对殖民地原材料的需求,以服务于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 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国通过金融借贷获取高额利润,排除 A 选项,CD 选项不是法国提供农业借贷的目的,排除。16.B 漫画中北约以战争续命,体现了北约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B 项正确;A 项史实错误;CD 漫画并未体现,排除。17.(12分)(1)得益于煤的大规模使用(新燃料/能源);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大;比较全面(多个部门);纺织业等专业性提高(从家庭手工业中分离);规模化趋势的出现;标准化的推广;生产主体的调整(民营);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6 分。)(2)推动了民营部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农业;商品经济);改善了社会的生活水平;促使了生产关系的调整(雇佣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对外贸易与交往。(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6分。)18.(14分)(1)背景: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发展;政府对交通的重视;商业发展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