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三模)南宁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三模)南宁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x》,以下展示关于《(三模)南宁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南宁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生 物 学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5.04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个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 13-16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广西肉桂闻名天下。通过“肉桂+茯苓、石斛等中药材”混合种植,恢复

2、生物多样性,同时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等,可提高肉桂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施加有机肥可为植物提供能量B.可用石灰修复因种植肉桂而酸化的土壤C.适时松土也可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D.适当栽培林下植物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2.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健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婴儿首次接触到花粉后皮肤红肿,则该现象属于过敏反应B. 目前,接种 HIV 疫苗就能有效地提高机体抵抗HIV 感染的能力C.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感染乙肝病毒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引起的D.可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3. DNA 指纹技术利用不同个体的DNA 重复序列出现的次数不同,用PCR 扩增、电泳等

3、方法生成特异性DNA图谱来识别个体身份。图1为DNA 指纹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怀疑对象1号最可能是犯罪嫌疑人B. DNA 指纹图中黑色的条带是 DNA 碱基图谱C. DNA 指纹的独特性源于不同个体基因组中基因数量的差异D. DNA 指纹图中的条带间距与DNA片段的碱基对数目差异无关4.在研药 Icodec胰岛素是将“人胰岛素B链第20位丙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并在C末端连接抗体的 Fc片段”制成的Fc融合蛋白。实验证明,用 Icodec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每周单次注射即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胰岛素是蛋白质,Icodec胰岛素不是蛋白质B. Icodec胰岛素可以通过口服途径降低血糖

4、浓度C. Icodec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相关受体特异性结合后进一步调节血糖D.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可以从核糖体、内质网中收集胰岛素研发糖尿病新药5.某种RNA 分子能够使另一RNA 分子分解成较小的片段,而自身并不改变。前者RNA 可以被称为核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属于 RNA 分子B.核酶和淀粉酶都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C.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也叫核酶,切割DNA 的过程也是水解反应D.某些 RNA 分子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南宁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 生物学 第 1 页 共 6 页6.人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肾

5、上腺轴(HPA轴)。机体可在 HPA 轴调控下,应对压力、感染或创伤等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B.下丘脑是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神经调节中枢,下丘脑主要分泌CRH一种激素C.糖皮质激素是抗炎、抑制免疫作用的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D.肾上腺皮质还可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对Na的吸收7.广西桉树种植面积和经济产值均居全国之冠。桉树会分泌有毒物质,树冠层分枝少。多样化种植和科学管理可减少桉树林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物种单一,抵抗力稳定性低B.桉树人工林不能进行“间作”和“套种”C.高大的桉树会毒死周边的

6、桉树苗,桉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桉树人工林群落以高大的桉树为主,没有水平结构8.某植物紫花的形成需要两种酶催化(如图3),其中酶A由基因A控制合成,酶B由基因B控制合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紫花植株(AaBb)与白花植株(aabb)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最可能是:A. 紫花: 白花 =1: 1B.所有植株均为紫花C. 紫花: 白花 =3: 1D. 紫花: 白花 =1: 39.横州万亩茉莉园,种植荔枝、龙眼、油菜等蜜源植物招引昆虫,形成“花-果-经济作物”复合群落,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保留湿地、灌丛等自然生境,茉莉花梯田式种植, “花田+绿篱+林带”生态廊道辐射周边农田,物种迁徙、基因交流,生物多样性恢复,天敌种群稳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应用生态学、系统学原理方法分析、设计、调控,茉莉园建设是生态工程的成功案例B.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实现了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