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宜宾市2022级高三三诊历史试卷(含答案)

《宜宾市2022级高三三诊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宜宾市2022级高三三诊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宜宾市普通高中 2022 级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75 分钟;全卷满分:100分)2025.04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仰韶文化早期所发现的大量墓葬中,男性平均每墓随葬陶器 2.43 件,女性平

2、均每墓随葬陶器 2.84 件,大体相当;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墓葬遗址中,大型墓葬随葬品数量多而精美,中、小型墓葬则依次递减。这一变化说明 A.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B.阶级阶层关系已明显分化 C.南北方早期文明出现了较大差异 D.我国奴隶制国家正式形成 2.在西周后期人们的宗法观念里,周天子尽管仍然居于宗法体系的顶端,但人们更看重的是本宗族的兴盛和宗子的威仪,贵族们不再高唱对于周天子的赞美曲,而是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强本宗族内部的凝聚力。据此可知,西周后期 A.政治权力出现下移趋势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冲击 C.周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诸侯争霸引发社会动荡 3.汉武帝时设太学,立五经博士教

3、授太学生,博士之选用名流充任,他们或被朝廷征召,或被同僚举荐。东汉则通过保举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始试而后用,盖欲其为人之师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也。”这反映出 A.博士选任更重出身 B.儒学正统地位强化 C.封建统治基础扩大 D.选官用人标准改变 4.唐代设鸿胪寺,掌朝贡之国七十余蕃,来唐使臣络绎不绝,形成“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局面。许多“向风慕化”的外国人,通过科举在唐为官,如大食人李彦升、新罗人崔致远、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等。反映了,这一时期 A.疆域范围扩大 B.朝贡贸易盛行 C.政治风气开明 D.民族关系融洽 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5.宋史列传所载文臣武将中布衣出身的

4、占一半以上。宋代袁采袁氏世范说:“富贵盛衰,更迭不常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即所谓“贫富无定势,贵贱无永时”。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宋代 A.政府积贫积弱严重 B.社会结构趋向稳定固化 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D.制度变革加剧贫富分化 6.表 1 为地方志有关清代农业发展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表 1 田少山多,坡多硗确之处皆种包谷。初垦时不粪自肥,阅年既久,浮土为雨潦洗尽。道光鹤峰县志 常德、沣州及外府之人,入山承垦者甚众,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迨耕种日久,肥土雨潦洗净。同治宜昌府志 包谷最耗地力,根入土深,使土不固,土松,遇雨则泥沙随而下。种包谷三年,则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矣。

5、光绪乌程县志 A.耕作技术得到提高 B.高产作物遍布全国 C.包谷种植无需施肥 D.玉米种植耗费地力 7.图 1 是 18601894年清政府留洋官员记录的西方见闻节选。从图 1 中萃取一个主题,合理完整的是 A.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求索 B.传统华夷观念的根深蒂固 C.向西方学习的社会共识 D.中体西用思想的深入发展 8.广东群报是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报,五四后期创刊于广州。创刊初期大量转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1 年 1 月起频繁刊发万国庆祝声中我们中国劳动界的鏖战声 五一纪念与中国工人 广州一年来之劳工运动等系列文章,并积极参与工人活动。该刊宣传内容的变化 A.受到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影响

6、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促使全国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D.提升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9.抗战时期,群众性经济救亡运动工业合作社运动兴起。从 1938 年 8 月,中国工业合作社在武汉成立,至 1942 年合作社已遍布 18 个省,总数达到 1590 个,其经营范围涉及纺织、化工、机器等十几个行业。这一运动的发展 A.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需要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D.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10.1964 年 5 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同时,作出开展三线建设、加强备战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沿海各省工业交通部门、科研院校等都要搬家。这一调整主要是基于 A.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B.克服大跃进运动的困难 C.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 D.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1983 年,中央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5 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视情况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