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2025年菏泽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原卷

《2025年菏泽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原卷》,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菏泽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原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 高三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5.0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19分)1.(3 分)B(根据原文“晚唐五代,在与上述煎茶流行的同时又出现了点茶”,故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点茶法是在煎茶法的基础上衍生出的)2.(3 分)A(B 项,“是在搅动的过程中继续沸腾并浮出泡沫之后而形成的”错误,根据原文,汤花就是“搅动的过程中继续沸腾并浮出的泡沫”;C 项,“旨在说明日本传承了唐宋点茶法”错误,材料二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中国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D 项,“时空”错误,两则材料都以“时间”为序安排材料)3.(3 分)D(D 项,描述的是口渴想要喝茶,

2、与点茶无关。A 项,体现点茶中的“分茶”技艺;B项,描述的是点茶“汤候”;C项,体现点茶的注汤动作)4.(4 分)(1)茶树种植范围广;(2)名茶更多;(3)茶的产量增加;(4)各种茶店茶铺的兴盛;(5)茶已经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每点 1 分,答出其中的 4 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山东小北高考防复制水印 5.(6 分)(1)茶的形态不同:唐代为茶末和茶饼,明代是芽茶。(2)饮茶的方式不同:唐代流行瘫茶、煎茶(煮茶)、点茶等方式,明代则是直接用开水冲泡茶叶。(3)茶具不同:唐代用注子(执壶)煎水煮茶,用黑釉茶盏分茶;明代用茶壶泡茶,出现紫砂壶,茶盏出现盖碗,质地为白瓷、青花瓷。(每点 2分,意

3、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6分)6.(3 分)A(“渲染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暗示了 我 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情感需求”错误)7.(3分)D(岳母的抱怨更多是生活细节的调侃,而非“直接否定”)8.(4 分)(1)关山月是小说的线索,串联故事情节,使叙事更加紧凑、有条理。(2)暗示岳父经历过沧桑岁月,是一位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老革命者。(3)唤醒了岳父对往事的记忆,引发了两代人对沧桑感的不同理解。(每点 2分,答出其中的 2点即可,意思对即可)9.(6 分)(1)巧设悬念,情节起伏。如岳父听了笛声后行为反常,引人思考,让情节有了起伏变化。(2)人物语言个性化。如“我”与岳父、

4、宁佳和岳母之间的对话,简洁自然,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形象。(3)生活琐事中隐藏着厚重的历史,以小见大。如女婿吹笛,一曲关山月引出七十年前的往事;一枚纪念章,背后有着国家的大故事等。(4)富有生活情趣。一家人对关山月的反应完全不同,既有生活的幽默感,又能让人感受到代际间的温情。(每点 2分,答出其中的 3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2分)10.(3分)A、C、F 11.(3 分)C(前者为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罢了或不译;后者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12.(3 分)B(原文说西伯主张无为与有为并存,无为则能无滞,但未表明有为以

5、无为为根基)13.(8分)(1)(4分)圣人不隐藏才能来独善其身,一定会用尽他的智 第 1 页 共 3 页 慧来成就万物,难道不是这样吗?(“藏用”“独善于己”“岂耶”各 1 分;句意通顺,1分)(2)(4 分)既然这样,那么施行仁德道义,指导教化,让国家兴盛安定,辅佐治政,使百姓富强,不是贤能的人才谁能做到?(“行仁义”“兴国安邦”“非何”各 1 分;句意通顺,1分)14.(5 分)(1)重视人才。他遇到吕望拜了两拜;(2)尊重人才。他没有因吕望态度倨傲,而放弃与他交流;(3)理解人才。他明白吕望的“无为”理念;(4)用人不拘一格。他没有轻视吕望的渔夫身份。(答出 1 点得 2 分,2 点得

6、 4 分,3 点得 5 分;意思对即可)山东小北高考防复制水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15.(3 分)D(“表达出诗人对李公将来再造一座石桥的期盼”错误,此处是以秦始皇“驱石造桥”的典故强调造石桥的艰难,对比李公就地取材,建成竹桥,方便百姓,从而赞美李公的务实精神)16.(6 分)(1)本诗以“济世”为核心,赞美李司马建桥利民的功绩,同时自伤年老无成,暗含壮志未酬的悲慨,体现了诗人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2)客至聚焦个人生活,表现出诗人在草堂迎来友人时的欣喜与质朴待客的真诚,凸显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每点 3分,意思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17.(6 分)(1)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2)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3)示例: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蜀道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每空 1 分,错字、多字、漏字该空均不得分。第(3)题如有其它答案,符合语境亦可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小题,18分)18.(2 分)A:耳目一新(拍案叫绝/赞不绝口)B: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相辅相成)(每空 1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