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命题单位:武汉六中语文备课组 审题单位:圆创教育研究中心 本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时间:2025年6月25日上午8:0010:30祝考试顺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与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 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冬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冬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宜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茄纸和答题 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

2、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嵇康的声无裒乐论是中国美学史乃至中国哲学史上一篇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文。钱钟书在管你 篇中说:“西方论师(汉斯立克)谓音乐不传心情,而示心运,仿现心之钎疾、狂扬、升降诸动态,嵇康前已 道之J嵇康与汉斯立克虽然分属相距一千多年之遥的不同民族历史文化时空,但在音乐问题上的确存在 苏英雄所见略同,当然同中也有异。嵇康站在音乐本体论的角度,对儒家音乐传统观念进行了反驳。在声无哀乐论中,儒家的音乐本 体现用泰客的话转述就是:“治世之春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

3、声应之,故我思之情表 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张弦也。”这就是说,一定的音乐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治亡相“应”,是一定时代 人们哀思情感的表现和安乐形象的反映。而嵇康认为,音乐的本体本原是在天地之气融合产生万事万 物,以及四时运行交替,五行因而形成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它与事物的色彩、气味一样,都是天地自然万 物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也像色彩、气味等之存在于天地之间一样,它或好听或不好听,其本体只受天地自 然规律的支配,而不会因为希定社会政治制度之治乱而变化。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说了不少描述这个自然本体内涵的话,如“五声有否恶,此物之自然也”“声 音有自然之和克谐之声,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可以

4、把嵇康的音乐自然本体本原论的 基本内涵概括为:与时代政治和人们情感无关的声音自然之和。嵇康说的吉乐本体是“自然之和”,其哲 学基础已由儒家迁移到了道家。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认定“老子庄周,吾之师 也”。而老庄哲学的“自然”,正是与儒家“人为”相对的范畴,是排除了任何人为因素客观本原存在,其形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而上即“道”。因此,在嵇康那里,“自然之和”的“自然”,也正是排除了人为因素体现“道的神的纯 客观本原存在的“自然”。嵇康认为,音乐本体的“自然之和”,只是作为体道之存在的客观自然声音先的提取,按美的规律和 语组织排比,是道之显现的自然声音和谐组织成的形式。

5、嵇康的文化论带有一定政治色彩音乐论占据 其中重要位五。因此,他强调音乐与人之利欲情感和人为政治伦理都无关,而其正具备政治功能的是理 想的政治体系。爱德华-汉斯立克是奥地利近现代著名寿乐美学家,他从音乐美学出发,曾言:“音乐美学的研究方 法,迄今为止,差不多都亦一个通病,就是它不去探索什么是音乐中的美,而是去描述保听音乐时占领我 们心灵的感情。”这个“通病”由来已久,钎巴特是典型代表。舒巴特认为音乐美是表情,而表精就是“内 心的表存,而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美应以音乐所特有的东西为依据,而折感并不是音乐所特有的东西,而是次要的或外加的东西,因此,把情感视为音乐的本体或朴殊的美是枯误的。汉氏的这一观点

6、的确与 嵇康的音乐“无关哀乐”说遥相呼应。既然音乐美不是“通病”说的情感,那么是什么呢?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 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 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 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汉斯立克这里说的“自由的形式”,奠基于西方传统的 本体论哲学。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哲学所认为的“形式”,不是一个与“内容”相对立的概念,在那里,“形 式”就是“理式”,是总揽万物的“精神”,是生命的本质及其呈现。承此而来,汉氏的“形式”,是音乐的特 殊美之所在。钱钟书在揭示并描述汉氏思想时说“音乐不传心情,而示心运”,又说“乐无意,故能涵 一切恋”。冬冬致语,可训把握到了汉氏思想的粉M。音乐的本体和特殊的美,作为一种总挽所有音乐艺 术的“理式”和“相神”,并不是任何具体的情意。(摘编自林衡勋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材料二:从声无哀乐论的立论违辑来看,嵇康的目标似乎只是为了“正名”,即要在音乐与哀乐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