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试卷类型:A汕头市20242025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历史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2、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第九区共发掘生产工具440余件,大多为石斧、石刀、石锛、石凿、石铲等工具,石纺轮、骨锥、石研磨器等数量也不少,仅有少量石球、石弹丸、骨簇,未发现捕鱼工具。由此可见,当时A.环境承载能力降低B.石器制作技术进步C.农业经济成为主导D.渔猎经济已经消亡2.王国维指出,周天子外出行幸、征伐之事, “见于彝器者,其事凡二十有五,而为地凡十有九,则其余未见纪录者,亦可知矣”。例如,

3、西周青铜铭文常见“王在氐”“王在姑”“王在阑师”“王在成周”“王在鲁”等记载。周王此举A.增加了民众的赋役负担B.适应了封邦建国的需要C.维系了宗族的血缘纽带D.扩展了王室的管治范围3. 读表1:表 1内容文献出处“幸桥山,遣有司祀黄帝、唐尧庙”魏书“祀孔子于国学,以颜渊配”“幸小沛,遣使以太牢祭汉高祖庙”“诏选诸孔宗子一人,封崇圣侯,邑一百户”北魏统治者的上述举措旨在A.提升儒家政治地位B.加速鲜卑族封建化C.推动各民族的交融D.争夺华夏正统地位4.据宋史记载:淳化五年“始置书库监官,以京朝官充。掌印经史群书,以备朝廷宣索赐予之用,及出鬻而收其直以上于官。”这一记载可证当时A.官僚机构庞杂和

4、臃肿B.民众文化水平较高C.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D.官府涉足商业领域5.明朝根据需要在县以下设巡检司,其衙署建在离县城较远的关津要道或繁华市镇,专门负责“盘诘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犯人、逃军、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这一举措A.阻碍了长途贸易发展B.防止了地方势力膨胀C.完善了边疆军事布防D.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6.1901年,梁启超在灭国新法论中指出:“今论者动忧为外国之奴隶,而不知外国曾不屑以我为奴隶,而必以我为其奴隶之奴隶为奴隶之奴隶,则冥然而罔觉焉,帖然而相安焉”。文中加波浪线处“奴隶”指的是A.日本国B.帝国主义C.清政府D.资产阶级7.1926年11月,大公报一名记者写道:“盖今日之汉

5、口,无论男女,工作何业,已成无工不组会,无会不罢工之时代”。这说明当时A.国民革命影响扩大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社会主义革命兴起D.革命统一战线破裂8.20世纪40 年代,一名美军观察员报告:“民众官吏打成一片,路无乞丐,家鲜赤贫,服装朴素,男女平等,妇女不穿高跟鞋,亦无口红,文化运动极为认真,整个地区如一校园,青春活泼,民主模范,自修,自觉,自评,与重庆另一世界。”作者描述的可能是A.井冈山B.瑞金C.延安D.上海9. 读表2:表2 部分省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单位:亿元)年份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北京上海江苏浙江196519.808.958.035.398.433.894.772.60197040.8312.749.5418.838.567.546.193.49由表2可知,当时我国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南北经济趋于均衡C.国民经济比例日趋协调D.着力应对外部威胁10. 读图1: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体制改革B.科学技术的进步C.对外开放实施D.经济全球化发展11.据两河流域出土文献记载,周边国家频繁派使者参加乌尔第三王朝举行的效忠乌尔的宣誓仪式,乌尔国王经常赠送礼物给外国使者,却很少接收外国赠礼。文献还记载,一名来自1200公里外的外国使者曾8次到访乌尔。这说明,乌尔第三王朝A.已具有区域性帝国特征B.开创了平等交往新范式C.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D.形成完善的中央集权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