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历史试题卷(含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历史试题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历史试题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历 史得分: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普适性的思想,如老子认为“道”是万物本原,孔子的“仁”相较于“礼”能覆盖社会所有成员,法家认为一切应以“法”为 评判标准,墨家则主张“兼爱”“尚贤等。这种普适性思想的出现 A,源于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B.反映了血缘继承关系的崩溃C.是持续探索自然世界的结果D.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2.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初入关中,与民约法三章,废严
2、刑尚宽简,“悉除去 秦法但根据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的对比研究显示,汉初二年律 令与秦律相似度达80%以上。后汉书也评价说:“汉承秦制,法网严 密,自萧(何)、曹(参)作律犹不能改。”这说明A史书对汉初司法存在美化性叙述B.汉初法制呈现承秦而来的延续性C.黄老思想未能实际影响汉代司法D.出土文献的可信度高于传世文献3.南朝时,宋武帝刘裕令尚书令史、中书通事舍人等参与起草诏令、处理政 务,甚至侵夺由大姓子弟担任的尚书令和尚书仆射的部分职权。这一现 象反映了当时A南北对抗导致士庶界限消亡B.中枢机构运作机制发生质变C.皇权强化冲击传统等级秩序D.民族交融加速选官制度变革历史试题(长郡版)第1页(共
3、8页)4.原本用于祭祀祖先的寒食节,至唐代逐渐增添了扫墓后踏青、荡秋千、插 柳等活动。当时长安城内借寒食节郊游宴饮之风盛行,土庶百姓出城时“车马阅塞这一现象反映了唐代A.社会生活世俗化趋势加强 B.宗法制度彻底废除C.禁欲的理学思想逐渐松动 D.社会阶层流动增强5.(两宋时期,广州在朝廷主导下修筑了集行政办公与商业居住功能的 子城、以商业区为主的西城、以行政功能为主的东城。随着“蕃坊”区域 不断扩大,港口与城市进一步融合,形成了“商业为主,行政为辅”的城市 布局。这一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坊市制度的瓦解 B.经济格局的改变C.城市人口的增加 D.海外贸易的繁荣6.明代正德年间,江苏松江府方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