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机密启用前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历史命题人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时空分布表。据此可知,东北地区早期文明区域内部交流频繁 农耕与渔猎并重分布广泛多元发展 受自然环境制约A.B.C.D.历史

2、试题第1页(共8页)2.下表为西周采诗观风制度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知,采诗观风制度“天子五年一巡守狩)以观民风。”规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礼记王制“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春、艾修之,然后王斟酌焉。”国语用语上A.蕴含了原始民主的色彩B.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正确C.体现了儒家的民本理念D.拓宽了官员选拔的途径3.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重视对天下责任的讨论。儒家论天下责任在于圣王、圣人,提出圣 王确立政统,圣人确定道统。墨家论天下责任在贤,提倡以“义”为基本原则,建立贤人 政府。法家则采用选官的方式,以君治国、以官理政,以此作为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途 径。这一讨论表明当时A.百家融合趋势

3、加强B.社会结构剧烈变动C.国家统一初步实现D.诸侯争衡愈演愈烈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仅维持了 15年就土崩瓦解。关于秦朝灭亡的原 因,贾谊认为是因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重仲舒则归纳为“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专为自恣苟筒之治”。现代学者则提出了“制度性腐败说”“六国余蕈说”“区域文 化冲突说”“强置郡县说”等诸多见解。据此可知 A.秦朝灭亡的原因尚无定论B.汉代学者受时代制约未能做出客观解释C.秦朝灭亡原因具有友杂性D.现代学者的分析符合唯物史观基本原则5.居延汉简是居延烯燧遗址(汉代张掖郡)出土的筒胺。下图为居延汉简的部分简文。据 此可知,汉代 县乡一移史员户囚北第十聚

4、有毋恙亭长廿一人受乐成侯国三人,凡廿用人。凡亭以下五十人,受乐成侯国四人定长史以下五十四人.乡八,聚卅四,户七千九百八十四,口万五千七百卅五“A.重视边疆的基层组织建设B.确立了对西域的有效管辖C.自耕农经济居于主导地位D.匈奴威胁已得到彻底解决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6.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记有:“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 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 酒之蕃,路逢劫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此复名擒奸酒这表明当时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地方监察体系完备C.土族生活腐化堕落 D.品牌意识已经萌发7.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进入文

5、学审美视野,产生了大量园林文学作品。如曹丕芙蓉池 作诗、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王台卿奉和望同泰寺浮图诗、谢庄怀园引北园 秘宅诗等。魏晋时期,园林文学作品大量出现的原因是A.主流思想的更迭 B.佛教本土化的完成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士人追求自然清谈8.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主要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 失。该书于高丽初年传入朝鲜半岛,成为国王经筵进讲的重要书籍,英祖和正祖借其讨 论君臣之道,以反思朝鲜王朝存在的问题,并将书中的“任贤”“纳谏”等治国理念用于指 导政治实践。据此可知,贞观政要在朝鲜的传播A.标志中华文化圈正式形成B.缘于贞观之治的政治效应C.推动唐朝宗藩体制

6、的建立D.体现唐朝兼容并包的风尚9.树粮是以生产可食用果实、块根和花叶皮为主的“木本粮食”。下表为唐代我国树粮发 展的部分记裁。据此可知,唐代树粮的发展记戕出处“郑州刘元礼叔梨向苏州,苏人宏执优栽橘来郑州”对梨橘判“朕近宫内种柑子树数林,今秋以来,结实一百五颗,乃与江南及初道所进无别”贺宓内柑子结实表A.得益于跨区域贸易发展 B.丰富了民众的物质生活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维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10.宋太祖朝制定的刑统中对诸多涉及地方的行政事务做出时间上的限定,“公事有限,主司符下乖期者,罪亦如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立法督促地方官及时决狱。徽宗崇 宁三年,规定监司差官别无违碍者,不许申请占留,必须严格按照时限启程。这些规定 旨在A.保证司法公平公正 B.完善决策机制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分割地方事权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11.北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开始要求遗嘱继承纳税,“凡民有遗嘱并嫁女承书,令输 钱给印文凭”,但实行不久即废。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王之望总领四川财赋,重拾旧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