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政治答案
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政治答案于2025-10-09发布,目前已经汇总了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政治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三重教育大联考
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政治试题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他(袁世凯)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他借了一大批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教仁是国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13年在上海被刺杀身亡,普遍认为这是袁世凯为了巩固权力所策划的暗杀事件。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革命党人的不满,导致袁世凯与革命党人的矛盾激化,随后革命党人发动了针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以推翻袁世凯的统治,C项正确;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排除A项;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 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据题干“它动摇了中国人对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推翻了皇帝的宝座”和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项正确;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政治改良运动,并不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当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皇帝制度已经终结,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0.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随着清末新政和西学传播,传统礼教受到冲击。教科书作为思想传播载体,初小课程中删除 “君”“忠” 等封建伦理词汇,转而提倡 “宽容、公平、进取” 等近代价值观,反映出当时社会思想正从传统皇权伦理向近代公民意识转变,体现了思想观念的革新,A项正确;商务印书馆作为民间出版机构,虽在内容上有所革新,但尚未完全 “摆脱朝廷控制”,排除B项;材料仅提及教科书内容的变化,未涉及 “缠足”“鸦片” 等社会陋习的革除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教科书内容侧重思想教育,未涉及 “办工厂”“兴实业” 等内容,与实业救国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1.C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题干中天津女子剪发、服饰洋装化、发型多样化等现象,正是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改变的体现,C项正确;洋务运动主要是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重点在军事、工业、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尝试,与1912年(辛亥革命后 )的社会习俗(女子服饰、发型 )变化没有直接关联,且题干内容不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现,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1898年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题干时间是1912年,且内容围绕女子服饰和发型的社会习俗变化,和兴办新式学堂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题干现象发生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展,不可能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生物试题
3、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 (10.9)物理答案
课时分层训练(四)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知识点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后半程的路程是BC段的距离,下列能得出后半程运动时间的方案是 丙 (选填“甲”“乙”或“丙”)。
第1题图
甲方案: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B点停止计时;
乙方案: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C点停止计时;
丙方案:用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C点的时间减去甲方案中测得的时间。
6、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化学答案
4、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地理答案
3、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生物学答案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小明某天上午6:30从家出发骑电动自行车上学,大概需要15min到达学校。根据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上路行驶最大速度不得超过15km/h,否则会持续发出
提示音,这些标准的设定,旨在保障骑行者的安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化学答案
三重教育·2026届高三10月考试(10.9)地理试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