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答案

2026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6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2026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6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及三本选择性必修的中国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发现的三个阶段的文化堆积层风貌。这反映出时间状况

2、距今5000年左右夹砂红陶、泥质灰陶为主的陶器,有明显的良渚文化的风貌距今4200年左右陶器出现印纹硬陶、鸭形壶等马桥文化因素距今3300年左右发现土墩墓,与宁镇地区西周文化相似,可能受吴越文化影响A.中华文明的凝聚性增强B.新石器时代部落战争激烈C.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D.区域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2.云梦秦简中的为吏之道是一部训诫官吏的教令,如“正行修身,为民表率”“除害兴利,兹(慈)爱万姓”“审智(知)民能,善度民力”。这可用以说明,秦朝A.政令运行规范有效B.儒家思想影响选官制度C.以吏为师教化百姓D.民本理念影响为官之道3.十六国时期各政权普遍以汉、晋王朝的政治制度为蓝本,建立起三公制、

3、三省制、郡县制、察举制等,西北地区的出土文献显示,一些胡族政权还效仿汉制建立起文书及户籍制度。由此可推知当时A.民族之间的隔阂已经消失B.民族交融成为时代主流C.北方统一的因素正在酝酿D.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完成4.贞观年间,唐太宗下令立孔子庙于国子学,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每年定时释奠;又增置房舍1200间,广收天下儒生,规定在校学生能精通一大经以上者即授以官职。这说明A.文化教育得到普及B.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D.儒学治国功用受到重视5.辽军大举南下,宋将崔翰率军至满城按照宋太宗所设阵图布阵迎敌,部将赵延进建议集中兵力合击辽军,崔翰犹豫不决,监军李继隆说“事有应变,安可

4、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于是崔翰乃敢改阵合兵,最终取得此次战争的胜利。这一史实【“皖八”高三一联历史第1页(共6页) W】A.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已经实现了富国强兵B.利于了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C.说明监军的设立有助于扩大将领的权力D.表明宋军冗员众多导致战斗力低下6.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是汉族传统服饰的典型特征。下图是元彩绘墓主人对坐壁画,画中的女主人身着左衽长袍、发髻高耸,男主人身着右衽长袍、戴圆顶帽。这反映出元朝A.民族交融状态良好B.民族风俗差异明显C.民族矛盾逐渐消失D.民族政策比较宽容7.一条鞭法把明初以来分别征收的田赋和力役合并为一,以雇役制代替了差役制,简化杂税,计亩征银

5、;把原来按户按丁派役,转向按地按丁派役。据此,以下结论成立的是A.农民摆脱了对国家的人身依附B.户籍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下降C.保障农民利益是改革的出发点D.白银的基本支付功能首次确立8.在沈阳故宫,努尔哈赤办公的大政殿坐北朝南,南面的左右翼王、八旗旗主居住的十王亭呈雁翅排列,这种君臣合署的宫殿建造布局在宫殿建筑史上实属罕见。这反映了女真后金政权A.具有原始民主的遗存B.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C.君主专制已空前强化D.重视建筑理念的创新9.下表所示为洋务运动时期(18631894年)兴办洋务企业的种类及资本额。该表反映了清政府种类企业数量(个)资本额(银元)百分比(%)军事工业19699434617

6、1.4交通运输业71250870212.8采煤工业727162282.8金属采掘和冶炼966372506.8纺织工业561038036.2合计4797909444100A.注重经济结构合理发展B.富国强兵意图明显C.已经放弃重农抑商观念D.财政困难局面出现10.1901年,科举改制不仅废除八股程式,增考西学知识,采用策论取士,而且以史论为头场,二场也多考西史题目。史书市场为便于士子学作策论文章,将厚重史籍简化、重组,在清末掀起了一股读史风潮。这可用以说明A.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增加B.民族危机加深史鉴功能凸显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D.历史知识得到前所未有重视【“皖八”高三一联历史 第2页(共6页)W】1.19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