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检测评价题》,以下展示关于《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检测评价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第4章 机体稳态的免疫调节章末检测题一.选择题(50分)1.我国古代医学家把致病因素称为“邪气”,把人体的抗病能力称为“正气”,中医的治病原则是“扶正祛邪”,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毒攻毒”等论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气”是指现代免疫学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邪气”是指病原微生物或其致病产物(如外毒素、抗毒素等)C“扶正”是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等D“以毒攻毒”类似于现代免疫学的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2.如果某人胸腺发育不全,该患者将会出现的是( )AB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BT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C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通
2、过接受淋巴细胞输入的方法获得长期的相应的免疫能力3.我们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咽部。咽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多种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免疫细胞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受凉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入侵扁桃体,会使淋巴细胞增生而发生扁桃体肿大B病原体被清除后,扁桃体可恢复正常C免疫细胞指的是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D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成熟后,迁移到淋巴结、脾、扁桃体等周围淋巴器官并在其中发挥作用4.如图为嗜中性粒细胞吞噬、消化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
3、不正确的是( )A.嗜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吞噬细胞B.细胞质中丰富的溶酶体能将细菌吞噬分解C.由图可知嗜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具有识别作用D.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反应速度快、有免疫记忆等特点5.人体皮肤破损时,容易感染病菌并产生局部急性炎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炎症时,吞噬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能溶解周围组织形成脓肿B.这种局部急性炎症属于自身免疫病,不利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C.炎症能促使损伤组织释放趋化因子,吸引吞噬细胞聚集,吞噬和消灭病原体D.皮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破损后,应及时处理伤口,防止病原体经伤口侵入体内6用大剂量 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
4、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处理(等量注射)抗体免疫功能甲胸腺中的淋巴细胞无弱乙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少弱丙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正常正常丁生理盐水无无A大剂量 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是为了杀死 T 细胞B表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有关C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D甲组、乙组、丙组的结果表明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共同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7.下图为抗原与MHC分子结合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所示过程仅存在于细胞免疫的过程中B. 由图可知巨噬细胞对抗原进行了摄取、处理和分解C. MHC分子
5、与抗原结合后,从细胞内转移到了细胞表面D. MHC的实质是基因,其表达的产物统称为MHC分子,其本质是蛋白质8人类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细胞能够直接识别细胞外液中“游离”的EV71BNK细胞能非特异性杀死被EV71等病毒感染的细胞C补体与感染EV71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D效应T细胞能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等物质,使被EV71感染的细胞坏死或凋亡9下图表示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是人体内的浆细胞B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直接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C图中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过程D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刺激相关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时不需要细胞表面受体作用10T细胞表面有两种特殊的蛋白质CD28和CTLA-4,二者与癌细胞表面的B7蛋白结合后,细胞免疫或被“激活”或被“抑制”。科研人员制备接种了癌细胞的模型小鼠,并均分为三组。实验组分别注射抗CD28抗体和抗CTLA-4抗体,定时测定肿瘤面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表面CD28与B7蛋白结合后可激活细胞免疫BT细胞表面CTLA-4与B7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