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420252025 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 1111 月高三联考月高三联考语文语文参考答案1.A解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传统儒家文化”错误,扩大范围,由原文“传统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传统儒家文化”可知,选项缺少限定词“在一定程度上”。2.D解析:A.“就是要把诸子百家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加以分析利用”错误,扩大范围,由原文“就是要把诸子百家中优秀的、可以为今日所用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可知,选项缺少“优秀的、可以为今日所用的”这些限定词。B.“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也体现了古人的创新”错误,由原文“炼丹术之于化学,风水之于环境科学,堪舆术之于地理学,兵家
2、之于军事科学,纵横家之于外交和政治学等等。以及王朝治理的科学性和对现代治理的启示等。让今天的人,看到中国古人天才的超前创新”可知,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现了古人的创新,不是“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体现的。C.“诸子认为有利于正确幸福观的形成”错误,张冠李戴,由原文“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可知,这是作者的观点,不是“诸子”。3.B解析:“但是对财富、生命、权力等均持否定态度”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可知,是持淡泊态度,而非持否定态度。4.中
3、国传统文化被标签化为有道德,轻事功,要消除这种误解。现实功用,使中华文明经历风雨而长存。实学自古即存,但当今一些传播传统文化者仍重理学心学轻事功。当今社会提倡实干,实学传统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每点 1 分)5.精神追求方面:先秦诸子认为精神快乐是幸福所必需的,我们应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幸福观念方面: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我们应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品德修养方面: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形成正确幸福观。责任担当方面:先秦许多思想家要为天下百姓的幸福谋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