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 历史 含答案 x》,以下展示关于《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 历史 含答案 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高三春季模拟检测历 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江西省靖安县老虎墩文化遗址(距今约4600-3800年)出土大量陶器、石器,少量玉器。其中,红陶异形鬶(gu)及蛋壳黑陶觚(g)尤为罕见。据了解,最著
2、名的黑陶当属山东章丘的龙山黑陶和浙江的良渚黑陶。由此可知A.蛋壳黑陶制作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正式形成C.早期文明可能出现了交流与互动 D.老虎墩文化与仰韶文化同期2学者田余庆认为,早在起义之前,陈胜就制造了“大楚兴,陈胜王”的社会舆论;起义爆发以后,楚人项羽和刘邦等势力纷纷起兵反秦;实际上,此前社会上就一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这折射出A.反秦力量主要来自于关中地区 B.分封制仍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C.秦朝暴政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D.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存在冲突3旧唐书杨炎传记载:“(杨炎)乃请作两税法德宗善而行之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
3、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据此可知,两税法A.延续了唐朝统治 B.保证了生产时间C.强化了人身控制 D.抑制了土地兼并4辽兴宗宣称契丹为轩辕之后、承后晋统绪和德运,自称“中国”;金熙宗多次组织讨论德运问题,自称承唐统而为金德,斥南宋等政权为“夷狄”。辽、金统治者的做法旨在A.坚持夷夏有别 B.构建政权合法性C.承续华夏正统 D.阐释大一统思想5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使人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这说明,明代小说A.
4、确立了程朱理学的尊崇地位 B.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倾向C.蕴含了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 D.成为文学创作主要体裁6姚公鹤在上海闲话中指出:“外人亦严守中立,故租界因得圈出战线之外,于是远近避难者,遂以沪上为世外桃源。”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刺激C.两次鸦片战争的推动 D.边疆危机的加剧7表1是辛亥革命时期报纸关于袁世凯形象的两则报道。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表1报道内容来源“袁项城(袁世凯)初则坚持君主,今亦将俯就共和”,后面进一步分析认为袁世凯并不是真的赞同共和大公报孙中山:我毅然推荐项域(袁世凯),推者、受者皆以国利民福为前提,而无丝毫成见存于胸中,执事坦自之襟怀,尤
5、超华盛顿而上之申报A.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 B.多种因素影响历史的解释C.孙中山无意辞去临时大总统 D.袁世凯积极推动复辟帝制8.1927年,社会各界围绕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展开激烈论争,不同问题、派别交织在一起,呈现异常复杂的局面。1929年,讨论延伸到中国社会史领域。1937年,社会史大论战基本结束。经过论战,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得到广泛认同。此次论战A.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B.对社会性质的认识完全一致C.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D.为国民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9图1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对此变化因素解释最合理的是图1A.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 B.“一边倒”外交方针贯彻C.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D.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10据统计,1978-2017年中国家庭消费支出平均增长率为8.72,世界家庭消费支出平均增长率为4.61,中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1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A.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