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3301A)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3301A)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3301A)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3.唐太宗时期,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每宰相入内平章大事,必使谏官随入”,谏官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武则天当政,改谏官为门下、中书二省分隶,并加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以至时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说。这一调整A.扩大了谏官的监督权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制C.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D.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16.17世纪荷兰人达珀宣称,“黄金海岸的玉米极丰,生长极茂。他们把玉米拿来烘烤,可掺小米或不掺。”高大的绿色玉米茎,往南一路可见,直到刚果与安哥拉海岸。这可说明A.荷兰在非洲投资经营农业B.欧洲对非洲经济侵略的加剧C.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D.非洲在全球物种交换中受益
12.印度的种姓总计有3千多,仅婆罗门就有1800个分支。种姓制度至今仍在占人口3/4的农村起着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印度社会结构。由此可见A.种姓制度促进印度族群融合B.等级是古代文明的普遍特征C.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受其阻碍D.文明演进深受历史传统影响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3301A)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3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