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学高2023届高三2月模拟检测试题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绵阳中学高2023届高三2月模拟检测试题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绵阳中学高2023届高三2月模拟检测试题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3.在中国古代,货币的流通量能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十六国和北魏前期,史书多记载“遂不用钱”“钱不同钱”“钱终不行”“钱货无所周流”等。但北魏太和以后不到百年时间、让朝官方铸币共9次,与同时期南朝差不多。这一变化反映了A.货币促进经济重心南移B.北方商品经济恢复发展C.市场管理逐步的规范化D.北魏实现了对北方统
8.有学者研究表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人们把金、银、铜块按照不同的重量储存起来,如果一方想买卖牛,另一方想买卖谷物,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他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交易双方的商业价值,但是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物物交换,且这一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A.借贷形式日益普遍B.金属货币开始出现C.商业发展水平有限D.契约意识逐渐增强
15.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A.侧重选拨时务人才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绵阳中学高2023届高三2月模拟检测试题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3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