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名卷·2023年省城名校中考调研(二)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江淮名卷·2023年省城名校中考调研(二)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江淮名卷·2023年省城名校中考调研(二)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6.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22.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在国际法上享有不同权利和义务。这反映了()A.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日益加剧B.欧洲在国际体系中占据主导C.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连为一体D.国际关系规则日趋成熟完善
13.1902年,清政府用巨款收回由八国联军把持的检疫机构,改设天津卫生局,“专司防疫清洁事宜”,下设“时症医院”“妇婴医院”“育婴堂”和“官厕”等4个部门,推行清洁道路、施治病症、防疫检疫等事项。后因周边“迭生疫症”,又在大沽、北塘、营口、唐山、秦皇岛当地添置防疫院,派员检疫。这些做法A.表明清末新政注重民生关怀B.实现了中国卫生事业的近代化C.改变了国人的健康卫生观念D.体现了清廷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
江淮名卷·2023年省城名校中考调研(二)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5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