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4-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全国卷)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衡中同卷2024-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全国卷)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衡中同卷2024-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全国卷)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0.某学者曾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没有实现彻底的中立和不结盟的资本,因为自立的前提是自强。”这可以用来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A.外交方针与具体国情不符B.推行“一边倒”政策是势之必然C.急需改变和调整外交政策D.中立更能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
2.“国人”一词起源于西周时期,指的是居住在国都城内的人。“国人”有参与政治的传统,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建立B.国人参政决定了国家决策C.原始民主制约社会的发展D.分封等级制度遭到了破坏
14.美国制宪会议在讨论行政机构的权力执掌时,威尔逊曾反复强调,“一人比三人更负责,三人会彼此争雄,直到一人统治另外两人……要控制立法权,必须将其分解;而要控制执政机构,就得把它合一”。1787年宪法最终确定由一名民选总统执掌最高行政权力。由此可推知,美国这种行政体制的设置意在A.通过集权强化国家行政能力B.对总统的行政权加以制约C.加强国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D.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衡中同卷2024-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全国卷)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53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