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2023.5)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2023.5)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2023.5)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27.20世纪初,学者刘师培说,从“畜”“私”“积”的偏旁可知,“民私其财,始于农牧起兴之后”;“君”“父”二字皆从又,又“象持杖之形”,可知“国家起源,基于家族”。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群治之进、礼俗之源”,均可“以中土文字为根据”。据此可知,刘师培意在()A.鼓吹汉字重要作用来反对白话文运动B.借助汉字诠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特点C.改革语言文字实现民族振兴伟大目标D.强调文字承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功能
7.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出现这一变化的主C.政治分裂的阻碍要原因是A.价格革命的影响B.封建贵族的享乐D.罗马教廷的束缚
1.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B.中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实现了大陆统一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实现了D.中国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2023.5)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8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