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方法

普高联考2024-2023学年高三测评(六)历史

普高联考2024-2023学年高三测评(六)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普高联考2024-2023学年高三测评(六)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试题答案

普高联考2024-2023学年高三测评(六)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普高联考2024-2023学年高三测评(六)历史

7.1869年,时任湖北学政的张之洞建立经心书院,书院的课程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强调学有根柢,反对空谈心性的理学。1898年他又规定,经心书院分习外政、天文、格致、制造四门,诸生于四门皆须兼通,四门分年轮习,无论所习何门,均兼算学。这说明,经心书院A.为洋务新政培养实用人才才B.意欲弱化儒学的影响力C.秉承经世致用的办学D.注意借鉴西方教育模式

普高联考2024-2023学年高三测评(六)历史

77.1924年,在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推进下,上海大学师生主动附设了平民学校,专门招收失学工人等等劳动者展人教育,向工人们揭露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宣传革命主张。这一现象AA.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进程B.说明了主流思想转变C.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D.开启了中国化的进程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普及中国的泛化封建观,脱离了“封建”的本义与西义。首先是以“西”铸“中”的结果——西方有的中国也有:然后才有以“今”度“古”——现实的需要促使我们从当时的眼光去看待中古历史上的“封建时代”。因而“封建”这样一个具有特定古义的中国概念,首先是被点化成舶来品,然后才格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社会标签。——摘编自冯天瑜等《“封建”概念再认识笔》(1)根据材料一,指出顾炎武所指“封建”一词的含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顾炎武此举的目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所述的“封建”的具体含义,并说明含义变化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文中的“现实需要”进行解释。(2分)

普高联考2024-2023学年高三测评(六)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87407.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