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方法

康乾盛世(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康乾盛世(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说起“康乾盛世”,本小编想起很多年前,在一个社交平台上,听到一个小货司机在群里高谈阔论。这个小货司机快四十岁了,处于没车没房、娶不起老婆、给人打工的状态。这位小货司机在朋友圈里,几乎每隔十分钟就发布一次动态。动态内容无非就是仇恨清朝,以及他想“反清复明”(可话说,清朝不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吗?),最搞笑的是,他把他娶不到老婆,归结为清朝的缘故。

记得他说过一句非常让人感到无语的话:那就是清朝的康乾盛世,其实是因为种了太多红薯的缘故——而老百姓吃了红薯以后,虽然能吃饱,但智商会降低,个子会变矮。

小编也由此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就是康乾盛世遭到了恶搞,第二就是,对于网上明粉的情况,有了一定的“画像”。

>康乾盛世(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其实客观来说,很多人提起古代盛世,往往充满了幻想,认为古代盛世是这样的:那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都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都可以穿绫罗绸缎、三妻四妾。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的各大盛世真实情况:

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儒家认为,三皇五帝时代的社会,是大同社会。所谓大同社会,可以理解成所有人都愿意养别人家的老人、小孩(即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且天下为公,人人都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孔子、孟子以及后世单纯的读书人,都向往三皇五帝时代的美好社会。但其实,现代考古学让我们知道:三皇五帝时代的社会,本质上就是原始社会,如果想直观了解原始社会情况,可以看看非洲的那些原始部落。所玩的三皇五帝,则是部落的酋长。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属于治世,而非盛世。不过在中国古代史上,文景之治的口碑很好。而文景之治的真实情况是:在暴秦十五年折腾、楚汉四年战争的冲击下,天下人口出现了锐减,因此人少地多。而刘邦、汉惠帝、吕后与民休息的基础上,民力得到恢复。汉文帝接盘与民休息的局面,才有了所谓的文景之治。

而对于西汉老百姓来说,文景之治也仅仅是饿不死而已。毕竟,西汉老百姓一方面要承担西汉朝廷的各项赋税,另外西汉朝廷向匈奴缴纳的“保护费”,也得西汉老百姓最终负担。西汉名臣贾谊在给汉文帝上书中就提到西汉农民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下。

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算是中国中古时代,最有名的盛世,没有之一。开元盛世算是唐朝文治武功的巅峰时代。而开元盛世时代,老百姓的日子也十分痛苦:一方面,唐朝社会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而且白居易诗歌《卖炭翁》,也足以反应这一盛世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水平。

此外,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导致大量百姓子弟无辜丧生。以至于诗人有《兵车行》来记载当时百姓的情况。

永乐盛世。存在感不强的盛世。明成祖在位期间,由于明朝处于前期状态,土地兼并并不严重,而且元末战乱导致的人口凋零,也让明成祖时代,土地问题不那么严重。但即便如此,明成祖在位期间,唐赛儿起义也还是爆发了——老百姓活不下去的盛世,永乐盛世算是一绝。

万历盛世。这个盛世是本小编听明粉说的。具体含金量大家自行理解。

其实,古代所谓的盛世,指的是王公贵族、帝王将相的盛世。对于老百姓来说,盛世其实是饿不死,而乱世,意味着朝不保夕。对于古代老百姓来说,能吃饱才是最大的心愿。而尴尬的是:古代社会任何一个盛世,都不曾让百姓有过吃饱的状态。

当然,康乾盛世也不例外。

认为康乾盛世是饥饿的盛世,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前文说过,古代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盛世,都是饥饿的盛世。当然,康乾盛世也并不是基于番薯基础上的盛世——根据相关专家考据,至少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番薯、玉米种植比例很低,并不足以成为老百姓的口粮。

而康乾盛世之所以被称为盛世,其实和之前历史上的盛世类似:

首先,是继承前朝乱世。清朝入关的时候,明朝故地处于战乱状态。清朝和南明经过二十年战争。基于明末战争冲击以及清军入关二十年的战乱,这导致了人口锐减,人地关系得到缓和。因此,任何一个王朝,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搞个治世出来。

其次,清朝康雍乾三代帝王,在与民休息结束后,不断和准噶尔蒙古进行战争。清朝的版图也不断扩大。加上农业技术的相对进步,人口也随之增长。

而按照古代观念来看,有对外武功,而且人口增加,社会主体平稳。这些,都是盛世的标准。

不过,还说那句话:古人所谓的盛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放到现如今,几乎可以用不值得一提来形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4569.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