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以下展示关于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 2024 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               2024.4               命题:吉安一中  肖建文   赣州一中 曾理华(考试时间: 150分钟, 试卷满分: 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材料一:在中国人过的所有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生活情感与生活理想的节日。因而,过春节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中国是农耕古国。农耕生产依从着大自然节律,即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而生活的规律又与生产节奏一致。为此,人们就分外看重一年一轮、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年。每逢过年,便把对新的一年的热望都释放出来。日久年长,渐渐积淀为年的文化与风俗。从每年的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年俗:打扫房子,置办年

3、货,贴上福字、春联等装饰,随后便迎来最重要的年夜饭,还有拜年、逛庙会、玩社火、闹元宵春节的文化,在我看来,三个主题最为关键:团圆、祈福和迎春。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阖家团聚是中国人的梦想。诚然,团圆也是其他一些传统节日的主题,比如中秋。但由于春节还是一种标志着生命消长的节日,对团圆的心理需求就来得分外深切。因此,团圆一定要在除旧迎新的大年之夜来实现。这种团圆的情怀使得腊月里中华大地汇聚起情感的磁场。每当看到春运回家路上的人们,我都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如此刻骨铭心而感动。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庞大、浩瀚、动情的人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凝聚力? 从这一点上来说,年是抚慰

4、人们乡愁的最温暖的日子。“福”字,是最有代表性的春节符号。大门上贴的,窗花上剪的,礼盒上印的,处处都是“福”字。吉祥的汉字那么多,一到春节,人们只对“福”字情有独钟。再没有一个字能像“福”字,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强烈的渴望。传统农耕社会,一年伊始、万象更新,是对未来所有美好期待的开端,“祈福”便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仪式。广义的春是新生活的开始,所以,祈福的内容也包含着迎春的意味。但迎春还有另一层意味,是迎接大自然新的馈赠,体现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人们在春节,呼唤春、期待春、迎接春,因而称门联为“春联”,称酒作“春酒”,甚至在红纸上书写一个大字“春”,贴在大门上。迎春,体现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

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哲学精神。这些年来,不断有人说“车味儿淡了”。我也一度非常忧心。但近几年,我反倒放下心来了。让我们来做个盘点吧!从腊八到之后的忙年,再到元宵,我们春节的一整套民俗不基本都还在吗? 只不过,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第1页   共8页由于生活方式的种种改变,一些民俗演变出了新的形式。比如拜年,从过去的登门拜年变成后来的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到现在又出现了微信拜年、短视频拜年。张贴年画的或许少了,但“福”字依然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祭灶的仪式很难见到了,

6、但我注意到,在一些年货礼盒里,灶王爷的形象被做成了冰箱贴,直接“坐镇”起厨房来了。现在,生肖文化跟春节文化结合起来,生肖图案也成为年节装饰品的重要元素。民俗的形式虽然在变,过年的心理需求却始终如一。所以我说春节是真正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一个节日。(节选自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生活情感与生活理想的节日)材料二:一个民族性的节日仪典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必然具有庄重而鲜明的仪式形式、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符号意义,同时在当今的消费社会,打造广为流通的节日文化产品也是其传播的重要标志。春节目前在全球的传播已极具“世界性节日”的气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较之于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还有差距。在漫长的演化史中,春节形成了迎送灶王神、屋宇净化清洁、贴春联、除夕守岁、放爆竹、祭祀天地和祖先、舞龙舞狮等系列民俗,这些民俗无疑都发挥着宗教象征、祛病驱邪、表演娱乐等社会功能,形成中国春节特有的“复合式”仪式和文化符号链条。然而,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节日仪式不仅要求其隆重而庄严,也要求其具有简明的“可操作性”,从而更易于传播和接受,因此春节习俗、礼仪的复合、多元性在表达传统文化丰富性的同时也造成了其意义的某种驳杂和模糊性。而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海外华人对春节传统的传承必然与当地文化及现实移民生活相融合而产生“变体”,更加重了其意义的复杂多样。春节迄今未被联合国教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29585.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