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以下展示关于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 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商代国王处于国家政治的核心地位,国家既有最高行政长官,又有王事职官系统、神事职官系统、民事职官系统以及军事职官系统,这说明商代的国家机器比较完备,故选 A 项。官僚政治和集权体制出现于封建社会,排除 B、C 两项;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材料并非社会分工,而是国家组织构成情况,选项与材料主旨明显不符,排除 D 项。2.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随着战国时期三晋(韩赵魏)和燕、齐等地之间经济联系
2、的加强,不同形式的钱币,日益频繁地跨界流通,故选 A 项。材料主旨为赵国出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体现不出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国家统一趋势的初显等,排除 B、D两项;没有对比,体现不出赵国国家实力的强大与否,排除 C项。3.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这一系列举措确保了中华文明在动荡时期仍能保持其内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有利于制度与文化的双重承续与创新,这些都为后世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 C 项。士族专权局面主要发生于东晋,且“多沿晋代旧制”明显不利于打破士族专权,排除 A 项;“政权内部凝聚力的持续增强”与史实明显不符,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的汉化,遇到拓跋内部的阻碍,加剧了统治集团的
3、分裂,北魏最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排除 B项;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项。4.C【解析】根据材料“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分曹以主重务”等信息及所学可知,政事堂为宰相议事的地方,这种集体议政、集体负责的形式,不仅便利了三省长官之间的沟通,便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吏房、枢机房等五房的设立也有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故选 C 项。材料主旨体现不出君主权力的加强与削弱,排除 A 项;政事堂仅仅作为三省长官的议政之所,改为中书门下之后设立了官署机构,兼具行政、决策权,体现了三省的一体化趋势,排除 B 项;材料中的吏房、枢机房等与六部无关,不能体现其职能的细化,排除 D
4、 项。5.D【解析】根据材料时空信息及“反映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农业生产知识”等可知,唐至宋元时期,南方开发的空间范围扩大,同时反映南方农业生产知识的农书本身也是南方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及南方开发程度加深的产物,故选 D 项。唐为大一统王朝,而宋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 A 项;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元代北方与南方的经济差距拉大,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北农学水平高低的对比,因此体现不出南方农学水平的领先,排除 C 项。6.C【解析】清前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中央对各省的控制力逐步减弱,由户部统一分配资源的局面发生变化,各省在筹措军费的名义下自行收支,这说明晚清中央集权体
5、制面临危机,故选 C 项,排除 B 项;半殖民地化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形式上保持独立,但实际上丧失了部分或全部的国家主权,材料主旨与此不符,排除 A 项;材料反映不出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排除 D 项。7.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沙俄、英国、法国这三个列强要么计划修建从本国到中国边疆的铁路,要么计划从所属亚洲的殖民地修建到中国边疆的铁路,这说明了列强有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想法,中国边疆危机的日益加深,故 D 项正确。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 项;近代化进程加快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B项;材料体现不出列强内部矛盾的尖锐,排除 C 项。8.B【解析】古文经是秦以前用蝌蚪文书写,而由汉代学者加以解释的儒家经典。康有为认为,古文经学是西汉人刘歆为帮助王莽篡汉而伪造的,不是经过孔子删定的“真经”即“六经皆伪”。实际上古文经不一定是伪造的东西,康有为的考证,主要是为维新变法的政治目的而服务,故选 B 项,排除 D 项。材料中看不出康有为对孔子的态度,排除 A 项;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排除 C 项。9.B【解析】统计数据显示,外国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利润之高,远远超过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工业利润,这就解释了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经济动因。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随着生产 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答案 第 1 页(共 3 页)力的发展和国内劳动力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商品生产利润停滞不前,国内资本过剩,为更好地利用和抢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场,帝国主义国家开始了资本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B 项正确。材料中是对在中国的外国工业企业利润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本国开设的工业企业利润作对比,利润高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且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C 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