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联盟·2023年上学期高二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湖南省名校联盟·2023年上学期高二入学摸底考试/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3年上学期高二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王实甫在创作《西厢记》时,在曲词和意境方面借鉴了前人的作品,进行了创新。B.戏曲之美不仅体现在曲词美和意境美,还体现在歌舞美,而且歌舞美是最重要的。C.京剧《天女散花》体现了古典戏曲的程式化特征,蕴含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积淀。D.在当代新编戏曲中也能看到“一桌二椅”的呈现形式,能感受到写意的舞台空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诗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美育的思想。B.子夏在孔子启发下,悟出礼乐如绘画以白底为质,然后可施五彩,这是后起之事。C.在孔子看来,美与善是不同的,美是善的外在的依托,善借助美的形质得以呈现。D.按照朱喜的解释,武王靠武力而不是德行得天下,所以《武》虽尽美而未尽善。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倍”,文中指“加倍”,与《鸿门宴》中的“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意思不同。B.“所以”,文中指“……的原因”,在古文中也指“用来……的”,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结果。C.中国古代历法常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的“甲辰”属于纪日。D.“乃”,文中意为“竟然”,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是乃仁术也”的“乃”意思相同。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3年上学期高二入学摸底考试/语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