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云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初一分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云南省云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初一分班考试/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云南省云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初一分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摘编自刘飞《钟嵘诗品〉论“赋”“比”“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钟哚认为对“赋”“比”“兴”三种诗歌表现手法要酌情而用,当时的五言诗纯用“赋”写作,缺少“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审美感受。B.自诗歌出现以来,抒情言志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倾向,陆机、刘勰、钟嵘等批评家都对诗歌的言情本质进行过评论。钾联系汉魏以来诗歌创作的实际,对诗歌的创作本质有深切的体察,相对于之前他对吟咏情性的观点表述得更加充分。D.诗歌创作描写外物追求形似,对自然外物进行婉转附物式的刻画,对于这种做法,钟嵘说是“巧似”,这种评价其实不是赞扬。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篇叙述“我”A.开篇叙述“我”从金陵来到扬州,现在为了送别朋友要调转船头再往金陵,所以是“回”。B.三至六句,句句用典,既写出了两人的友谊之深,又包含了对朋友发自内心的赞誉之情。C.七、八句写李白目送朋友的船远去,船入云霄,有和“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的夸张想象。D.九、十句,诗人回忆和赵少府在酒楼欢聚、持蟹饮酒的场景,旨在表明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对文本含意理解的问题,但两则材料的论述重心并不相同。B.文学作品不允许进行琐碎性推理,因而在理解或阐释时不必考虑补全作者的复杂意图。C.虽然作者的语言存在着个性化特征,但因为共通感的存在,使得理解和阐释成为可能。D.无论作者信息是否完整,阅读与理解的情境都在不断变化,读者的阅读与理解都有差异。
云南省云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初一分班考试/语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1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