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2023~2024学年福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质量检测(二检)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质量检测(二检)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质量检测(二检)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3~2024学年福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质量检测(二检)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32024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2月份质量检测历 史 试 题(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 100分)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近年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多组距今5100年至4900年的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植物考古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这可以用来说明该地区   A. 农业发展优于黄河流域        B. 进行史前治水的最早尝试   C.

2、具备早期农业文明特征         D. 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2. “平贾”是政府基于市场平均价格所制定的官定价格,涉及公私交易、财政统计等诸多方面。汉初实行每年“十月平贾”,新莽一季度一修订,东汉则出现了“月平”。东汉“平贾”的这一变化   A.增强了与市场的契合度          B.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避免了物价的涨跌波动       D. 妨碍了民间的商业活动3. 489年,北魏派遣蒋少游出使南朝并密令他偷师建康的宫殿设计。蒋少游

3、之舅、清河士族崔元祖向齐武帝告发此事,并称“岂可令毡乡之鄙,取象天宫?”这反映了   A. 魏齐之间使节往来频繁         B. 士大夫家族执掌朝政   C. 南北方的建筑风格趋同         D. 民族矛盾与交流并存4. 唐中叶以后,朝廷为节度使加平章事、侍中、中书令等宰相衔。带相衔节度使入京朝觐时可在一定限度内履行宰相权责,享受宰相待遇。这表明当时   A. 外重内轻形势转换             B. 朝廷探

4、索控驭藩镇方法   C. 中枢政务运转紊乱             D. 中央改善边疆治理手段5. 元代将部分儒士编为儒户,给予优免部分差役的世袭待遇。明代废除了儒户的优免资格,但给予国子监及地方各级学校生员优免权。这一变化   A. 引导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 基于对儒学基本态度的不同   C. 将理学提升为官方独尊         D. 推动了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高三历史    1(共6页

5、)6. 康熙十八年,礼部颁令要求各地刊印圣谕十六条作为乡约, “永远遵行”。雍正二年,朝廷对各条款加以详细注解,形成万余言的圣谕广训。这些做法  A. 完善了国家的律法体系         B. 缓和了农村的社会矛盾  C. 提升了乡绅的社会地位         D. 强化了乡约的规范功能7. 19世纪前中期,  “French Revolution” 中的 “Revolution” 一词在中国多译为“作乱”“大乱”等; 1890年,王韬在重订法国志略 中将它译为“革命”,1898年后

6、为梁启超等人广泛采用。这反映了当时部分先进中国人  A. 提升了外文翻译水平           B. 倾心于法国式革命道路  C. 吸收了现代政治理念           D. 致力于启蒙思想的传播8. 表1为19121913 年江苏各县知事的出身经历简表(单位:人)表1总人数拥有科举功名者不具有科举功名、只受过新式教育者有前清为官或任差经历者18513446139这一现象  A. 源于科举制废除的操之过急     B. 是南北势力妥协的结果

7、 C. 反映了过渡时代的社会特征     D. 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9. 193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教育部” 向租界内学校函发学情调查表。社会各界抨击工部局擅设“教育部”,要求收回上海租界教育权,最终国民政府教育部以“暂不置议”的批示将此事平息下来。这反映了  A. 中外教育管理机构差异较大     B. 列强掌控了中国教育行政权  C. 国民政府实行对日妥协政策     D. 近代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性10. 秧歌是一种源于农事活动的民间舞蹈形式。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创造出具有革命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解放战争时期,跳秧歌成为“胜利” “解放”的象征。 由此可见,新秧歌  A. 顺应了革命时期的艺术追求     B. 完成了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  C. 适应了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     D. 体现了工农大众的领导地位11. 表2为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占全国工业投资的比重。表2年份1950年1951年1952年比重39.6%22.7%31.3%其变化主要是由于  A.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 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27918.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