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闽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闽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4年上海市闽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闽行区2023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为机器阅卷,答案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考生号填写清楚。答题时客观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2、本试卷共有19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3、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一. 看图说史(24分)1.请将以上文明成就与地图所示相关区域进行匹配。(填字母,12分) 2.
2、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汲取了周边哪些区域的文明成就? (单选,2分) A.希腊与罗马 B.中国与印度 C.西亚与埃及 D.中国与罗马3.亚历山大帝国疆域最东端到达的区域是(单选,2分)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4.由地图图例可知,公元前4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不同区域间人类交往的主要方式有 、 。 (4分)5.你如何看待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4分)第 1页 共 4页 二. 建阳田赋案(21分)赋税是古代国
3、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赋税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它因时而变。6.请在时间轴中选择对应的赋税制度。(填字母,6分) A. 两税法 B. 摊丁入亩 C. 租调制 D. 募役法 E. 租庸调制7.唐初征收赋税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明清赋税征收以“两、分、厘”为单位计,这反映了(单选, 2分) A. 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B.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以下是建阳田赋案的相关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案起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4、李六成出任建阳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于是遍访舆情,发现下属阳邑民田皆系下则(不肥沃)。明朝初年每亩只征银五分一厘,后(清初)加至七分三厘,赋重田硗(薄),民力难完,以至积逋(欠税)累累。李六成目击其艰,遂私自下调税额,并将新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用其征赋来弥补降税之田的差额。雍正十二年(1734年) 案发。据闽浙总督郝玉麟奏陈福建建阳田粮始末酌办清厘征粮册籍折整理8.本案中李六成的行为对当时的影响可能是(双选,4分) A. 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B. 田赋造假,导致赋税征收的混乱 C. 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D. 隐瞒不报,降低基层治理的
5、效率材料二 案决乾隆元年(1736年),户部大学士张廷玉等议决:放弃已垦荒田695顷的田赋收入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 顷的记载将向中央上报的税额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使其与李六成私自减则(税) 以来的实征相符; 李六成自行减则(税),“罚俸一年”。乾隆帝准奏执行。据大学士张廷玉等为请照建阳县册载亩数赋额征收并改正部册事奏折整理9.在清代,对李六成等官员进行监察的机构是(单选,2分) A. 御史台 B. 户部 C. 都察院 D. 吏部第 2 页 共 4 页 10.结合此案判决,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治国之道? (
6、7分)三. 漫画中的“危机”(20分)60多年前,人类曾经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漫画,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描绘了这一历史镜像。第 一组:11.以上两组漫画的主题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单选,2分) A.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B. 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D. 两大阵营激烈对抗12.观察第一组:面对危机,两幅漫画所呈现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 (4分)13.观察第二组:两幅漫画对于危机结局的认识有何不同? (4分)1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漫画作为史料的认识。(6分)1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巴导弹危机给予世人怎样的启示? (4分)第 3 页 共 4 页 四. 走出中国(35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并与中国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以前的百余年时间里,英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纳入其全球殖民体系之内。摘编自张俊义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国家治理的英国视角16.结合所学,简述英国“将中国纳入其全球殖民体系之内”的原因有哪些? (6分)材料二 “一战”是现代意义的全球治理体系开始构建的时间节点,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二战”时期及战后,中国夯实了参与全球治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