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3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3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3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直接访问www.qzda.com(趣找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3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
人,樗里疾、公孙衍二人会倚仗韩国国力强为由同我争议攻韩得失,大王一定会听从。如果这样,大王就欺骗了盟国魏国,而我又会白白招致韩国相国公仲侈的怨恨。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仍然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织布。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就连曾参这样贤德的人,他的母亲都对他产生了疑惑和不信任。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非议我的将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恐怕会因为我的原因而扔掉梭子啊!”武王坚定地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后来甘茂攻打宜阳,5个月还不能攻下,于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在武王面前进甘茂的谗言,武王几乎都要听信了,因而召回甘茂。甘茂到后对武王说:“息壤就在那里!”武王不得不说:“确实有这回事”。这时武王才又坚定信心,动用了全部兵力,继续让甘茂指挥作战。甘茂率兵攻打宜阳,三次击鼓进军而士兵不肯往前冲。甘茂说:“我客居秦国而为秦相,因率兵攻打宜阳才使秦王喜欢。现在宜阳攻不下来,公孙衍和樗里疾在国内毁败我,公仲韶又因韩国的事在国外使我窘迫,这就使我没有立功之日了!如果我明天还拿不下宜阳,就以宜阳郊外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他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嘉奖有功的人员。第二天发起进攻,宜阳被攻克。
17.D[丰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抱玉握珠: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根据语境,应选用来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根据语境,应选“斤斤计较”。青云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青云独步:比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根据语境,应选“青云直上”。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貌合神离:形容表面看上去关系很亲密,实际上内心却不一致,各有各的打算和想法。根据语境,应选“勾心斗角”。]
这首诗,是写给一个姓裴的舍人。写诗的目的,是为了向裴舍人请求援引。此诗的开头四句,诗人像并不在意求援似的,描画了一幅丽的宫苑春景图。由于裴舍人追随御辇,侍从宸居,就有不同于一般官员所见的上林苑景色进入他的视听之中。可见,这四句诗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诗人的目的,是在“景语”中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随后诗人笔头一转,就写到请求援引的题旨上:“阳和”句是说,虽有和暖的太阳,毕竞无法使自己的穷途落魄之恨消散。“霄汉”句说,但我仰望天空,我还是时时刻刻赞颂着太阳(指当朝皇帝),意思是自己有一颗为朝廷干事的热心。“献赋”句说,十年来,我不断向朝廷献上文赋(指参加科举考试),可惜都没有得到知音者的赏识。“羞将”句说,如今连头发都变白了,看见插着华簪的贵官,我不能不感到惭愧。这首诗,通篇表示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又显得十分隐约曲折。尤其是前四句,虽然是在恭维,由于运用了景语,便不觉其庸俗了。由此颇见钱起娴熟的艺术技巧。
[db:最终标题]
[db:最终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