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趣搜题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展示关于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南阳市2024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经典是什么?刘勰文心雕龙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所谓“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但是,刘勰所说的那种“恒久

2、之至道“不刊之鸿论”并非针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必须看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要强调的是作品内部要素对于建构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首先,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如果一部完全没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它所描绘的世界、所表现的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不管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如何“操控”,最终也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反之,能够建构为文学经典的作品,总是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

3、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共鸣,能够满足读者的期待。清代产生的人情世态小说很多,如平山冷燕锦香亭等,可这些作品逐渐湮没无闻,只有红楼梦被后世建构为文学经典,这难道不是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密切相关吗?其次,文学作品言说空间的大小,也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作品本身描写世界是否宽阔,作品所蕴含的意味是否深厚而多义,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作品的思想意义比较狭小,可供挖掘的东西单一,那么就算是一部长期被列为文学经典的作品,也可能经不起意识形态风暴的摧残而被淘汰出局。反之,如果我们面对的作品思想意义比较开阔,可供挖掘的东西很多很深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说不尽”,那么即使有意识

4、形态风暴和文化权力的横行,也可能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形,从而在“文学经典”里立稳脚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以及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所产生的巨大张力等,而成为一部具有广阔阐释空间的作品,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不重视文学作品内部的因素,就寻找不到文学经典建构的基础和条件,也就寻找不到文学经典建构的“自律”。我们承认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对于文学经典建构的巨大作用,但那种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决定一切的观点,由于忽略了作品内部要素的重要作用,因而是不可取的。(摘编自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材料二:随着文化历史语

5、境的变迁,文学经典的地位迟早会受到挑战,而且,社会文化变化程度越大,这种挑战也就越严重。就中国而言,“五四”时期,唐诗、宋词这些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文学经典被视为“贵族文学”而受到贬斥。相反,倒是杂剧元曲、红楼梦之类以往被主流文化所排挤的文学作品渐渐被奉为圭臬,成为新的文学经典。但是,今日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却较之“五四”时期更为严峻。“五四”时期文学经典所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来自西方现代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这两种价值观被重新整合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今日之文学经典,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旧经典,还是现代以来形成的新经典,抑或是外来的洋经典

6、,都面临着一个空前强大的挑战,这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众文化以其无可比拟的娱乐性功能将文学经典挤出了人们的业余时间。在图像文化远不如书写文化发达的时代,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曾基经期承担着知识阶层业余消遣的功能。然而在今天,电视呈现给人们的图像作品层出不穷,应有尽有,足堪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占领了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更有甚者,即使还有一些时间留给了阅读,却又冒出了许多侦探的、武侠的、科幻的等文字书写来与文学经典展开竞争。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读者而言,此类作品的吸引力是远远超过文学经典的。于是文学经典就成了某类特殊人群(文学研究者、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等)的“专业”书籍了。其次,大众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功能摧毁了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蔑视权威,蔑视经典,善于用一种插科打诨的态度轻轻松松地将某种神圣的东西置于被嘲笑的境地。例如,在某些“无厘头”电影和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38105.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