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方法

高三一轮复习需要遵循的六个步骤(高效学习方法全集:创造学习法)

高三一轮复需要遵循的六个步骤

 

  下面是趣搜题趣搜题为大家整理了高三一轮复的方法,希望对有帮助!

  

  “预、听讲、复、作业、考试、总结” 是学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它是最适用的方法。而且,这些环节中无论离开哪个环节都是对自己不利的。

  

  预

  

  高二升高三,一轮复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可能会在速度上、思路上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预,至于预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而定,但是这个环节绝对不能少。

  

  听讲

  

  一轮复,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过去老师讲过的,自己都会,就不那么认真听了。其实各科老师都是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科目,对自己所教的科目怎样考?考些什么?都是比较清楚,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一定要注意听好课。

  

  复

  

  复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要能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其前提是要记住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记忆,主要看怎样复,如果不及时复,许多知识是很难记住的。像许多人文地理知识是一看就懂,一过就忘,更要及时复,不该等到全部遗忘后再复,因为等到全部遗忘后再复,就把复变成了新知识的学,而学新知识所用的时间,比复旧知识所用的时间多得多,所以,要及时复。

  

  作业(练、做题)

  

  许多学生基本是哪科老师抓的紧就做哪科作业,尤其地理作业更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其实,通过作业可以检验、深化、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理论,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概念、原理、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时一定要训练自己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答题时要用到课本中的那些要知识点,同时也要注意除课本上讲过的知识点外,还应该根据题目要求增加那些方面的内容,这样就能够较好的进行课本知识的迁移。

  

  对于试题,各类题只要透彻地分析一题,把这题作为解答这类题的基本答题模式,老师在分析任何一题时要清楚是属于哪类题,该把它纳入哪类典型题中去分析。

  

  考试

  

  高三频繁的考试,使部分学生产生怨恨考试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不参加考试。每个学生认真对待备考期间的每次练兵。并且,要把每次考试都像高考一样的对待,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记时、限时,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应试的技巧和最佳心理。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要有一个记录错题的记录本,记录下来,只许错一次,不准错第二次。答题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自己所答的知识点是否完整。考试后要注意分析总结,以便尽快找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复。

  

  总结

  

  高三复的内容多,很容易钻到书堆里,掉进书海、题海里。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认真总结,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把书由厚到薄。

  

  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愉快!更多内容尽情关注趣搜题!

高效学方法全集:创造学法

 

    3、创造学法——取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

 

    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曾经把读书分为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又懂;还有一种是能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读而不懂,不如不读;既读又懂,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也是不够的;只有通过读书本上的知识再经过综合分析,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创造读书法。

 

    大多数人读书仅仅满足于只了解书本上是知识,把自己变成一座储存知识的“仓库”,而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过程。如果我们钻进书里一味死读书,过分迷信书本上的知识,不敢有任何自己的见解,就等于把自己完全禁锢在书本里,那样就会读书越多,把自己“锢”得越紧。

 

    掌握创造学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首先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造的关系。创造并不是凭空想像,它是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得来的。知识积累的越多,就越容易发现其中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从而产生创造的想法。

 

    其次,要克服自卑、自怯的情绪,要珍视自己的独立见解。创造力是每个人都有的,千万不要轻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有时它可能很虚幻。

 

    再次,要有打破传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科学上新理论的产生,无不都是对旧传统理论的否定。

 

    最后,要分清创造和模仿。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非常喜欢唐朝文人韩愈的作品,并且反复研读他的作品竭力向他学。结果,他的文章虽颇负盛名,而诗却没有什么成就。因为欧阳修学韩愈文章时,有创新,有发展,所以成为后来的八大家之一;而在学韩愈诗时却采取了亦步亦趋,墨守成规的方法,一味的模仿,因此,毫无发展,毫无创新,当然在诗歌方面也就不能自成一家了。

 

    要想熟练的掌握创造读书法,还需要很多条件,如:好奇心,远大的抱负,对图书的浓厚兴趣,善于思考等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需要我们不断在读书的实践中摸索和总结。

 

    如果书使我们不能、不敢去创造,那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souti.cn/198.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