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圆创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圆创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湖北省圆创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湖北省圆创联盟 2025 届高三三月联合测评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古人云“灌溉之利大矣。”西周桔槔、辘轳等汲水设施的出现满足范围较小的园圃的灌溉;但大田灌溉需要有河渠自流灌溉体系,如果田面高于渠面,即使河里有水也无法自行灌溉。东汉时期,为进一步满足用水需求,出现了更高效的提水灌溉机械翻车,即龙骨水车。武汉乐学教育据考证,早期龙骨水车主要在北方和江南地区使用,江南地区尤其以太湖流域使用最普遍,后世还有称龙骨车为“吴车”。范晔的后汉书张让传记载:“又使掖庭令毕岚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
2、省百姓洒道之费。”说明汉代的龙骨水车开始主要是用于道路洒水,并非农业灌溉。王安石山田久欲折诗:“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说明宋代龙骨水车已普遍使用于农田灌溉。龙骨水车因形似“龙骨”而称之为“龙骨水车”。至于为何做成龙骨状,最可信的原因是中国民间对龙王的信仰。王祯在其农书中记载,龙骨水车车身是长形的木板槽,二丈长度,可宽可窄,分别安置大齿轮和小齿轮(链轮)。槽中架设行道板,用以安装大小齿轮,行道板是将刮板用木梢子逐节联接起来,犹如龙的骨架,由人力驱动上端的大轮轴带动刮板,将水刮到木槽上端连续不断地流入田间。木龙骨水车的提水原理,主要是以链传动来实现运动的传递,它能做到连续的液体输送。由此可见,
3、早在东汉时,中国人已掌握链传动的原理,并创制了结构独特的链条和链轮。(摘编自戚莹传统农具对中国农业文明的价值研究以木龙骨水车为例)材料二:范晔后汉书张让传载:中平三年(186 年)遂使钩盾令宋典缮修南宫玉堂。又使掖庭令毕岚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这是关于翻车最早的明确记载,为后来的文献广泛征引,近世学者多据此谓东汉末年毕岚是翻车的创制者。毕岚的这把交椅似乎坐得很稳当。也有把翻车的起源追溯到这以前的。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的论据也有可商榷之处。李约瑟称翻车为方板枱式链泵,认为王充论衡率性所载“洛阳城中之道无水,水工激上洛中之水,日夜驰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作者:admin,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